历史故事

这种写作方式,在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尚属第一次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这种写作方式,在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尚属第一次
收藏 0 0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与研究周恩来生平与思想的同仁们合作,出版了《周恩来的足迹》《周恩来研究述评》《穿过硝烟的握手》《周恩来青少年的故事》《伟人周恩来》《周恩来家世》六本书。在这六本书中,我最喜爱的是《周恩来家世》。

有学者评价说:“这样的写作内容及方式,在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尚属第一次”

我从1995年发起组织四方(李海文、张能耿、周秉宜、秦九凤)三地(北京、绍兴、淮安)的学者通力合作,历经两年半才写出《周恩来家世》一书。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考证了周氏家族从1017年到1983年前后长达近千年的家族史。周氏家族根深叶茂,支系庞大,繁衍近千年三十三代家族史,文中涉及人物达数百人。周恩来出身望族,众多的亲戚都是读书人。在近一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周氏家族不断繁洐、迁徙,从湖南迁到河南,而后到浙江杭州、诸暨、绍兴,最后周恩来所属的这支才落户于淮安。为此,本书介绍了与周氏家族有关的十多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

这本书出版后反响较大,我收到许多海内外读者及专家的来信,尤其是周氏后代的来信,他们鼓励我并问询自己那支的情况。特别是本书还引起宋史学者的注意,有学者这样评价说:“此书从研究周恩来的出身家族出发,详细地排出叙述了有史可考的周代祖先世系,及有关的周恩来内外家族亲属事迹。书中征集引用了大量地方志、族谱、墓志等材料,以及报刊文章、照片与采访记录等,许多尚属首次发表。本书编著者抱着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在陈述有关人物及与周恩来的关系时,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这使本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各种族谱、家传的综合利用,使得关于周恩来总理的出身家系,有了比较完整而清晰的面貌。而这样的写作内容及方式,在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尚属第一次。”

周恩来身上的品质,是在家族教育中熏陶而成的

在周氏家族中,从周恩来起,上溯四代都是师爷。师爷擅长“佐官制吏”,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行事规矩等经验必然有可取之处,有值得后人借鉴、学习的地方。为他们立传,用事实为绍兴师爷正名,冲破了一百多年来社会贬低、丑化绍兴师爷之风。我认真阅读了中国近代史所研究员郭润涛写的《官府、幕友与书生》一书,并请他特为本书写了《绍兴师爷》作为附录,对绍兴师爷的形成、作用、思想、生活状况及优劣做了详细的分析。

这种写作方式,在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尚属第一次

新华社资料图

周恩来在成长中无疑受师爷世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从不走极端,他知道要取得胜利,除有正确的政策外,还要顾全大局,维护党的统一、团结。他在六届四中全会、在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特别在“文革”十年中,都不计个人得失,不怕攻击和误解,挺身而出,忍辱负重,坚守岗位,苦撑局面,力挽狂澜,在维护党和国家的正常运转、维护党和国家的统一和团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

周恩来身上的这种品质,就是在这样的家族教育中熏陶而形成的。周恩来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国家、民族的解放和兴盛。所以,他在“文革”中能说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话。

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中有不少是来自旧社会的军队,如朱德、刘伯承、贺龙、彭德怀、叶剑英等等。朱德放弃高官厚禄,于1922年千里迢迢到上海找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提出入党要求。但是,陈独秀说,“要参加共产党的话,必须以工人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并且准备为它献出生命。对于像朱德这样的人,就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真诚的申请”,以此将他拒之门外。为了寻找共产党,不久朱德在德国见到周恩来。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周恩来同意他入党的要求,并报上级,得到批准后,亲自做介绍人。这年周恩来仅24岁。这件事显示出周恩来早在二十几岁就从实际出发,不拘泥教条,有过人的胆识和担当。1927年周恩来亲自做贺龙的工作,并任命贺龙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起义军南下,在瑞金,周恩来亲自出席贺龙的入党仪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正是基于周恩来与社会各阶层的接触、往来,特别是与城市中各个阶层的交往,他熟悉众多阶层的社会形态、生活状态、生活习惯、思想理念及其心理、秉性、为人处世之道,知道他们对经济、政治、思想及文化上的诉求。所以,他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一生从事统一战线工作,提出“求同存异,广结盟友”“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荣辱与共,肝胆相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团结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

周恩来家族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本书不单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200多年的历史,书中人物的经历更是时代的缩影。周恩来家族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一方面,随着清朝的衰落,大家族分崩离析,各奔东西,纷纷破产。清朝被推翻后,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几十年的战乱,民不聊生。周恩来的亲属有十几人因战乱、贫穷而病故,包括周恩来的八伯周贻奎、周恩来的姑父王子余、大伯父周贻豫、二伯父周嵩尧的妻子、孙媳妇、孙女,亲弟弟周博宇、堂弟周恩彦的妻子、两个孩子,堂弟龚仁甫;在绍兴的周金麟、延祐夫人和祥婆婆三人被饿死。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又在失败、屈辱中不断觉醒。从林则徐、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孙中山的革命,一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再版此书,我将大事记从1791年提前到1766年,从1920年延长到1992年邓颖超逝世。这样,不仅涵盖了中国社会从衰败、觉醒、奋斗、崛起的完整过程,而且也使周恩来夫妇与家族的故事更加完整了。

在本书中,我还特别介绍了周恩来率亲属后人改造旧家族、移风易俗对社会起到的表率作用。“自食其力,为人民服务”是他改造旧家庭的目标。他对亲属说过:“我们共产党是唯物主义者,我们要承认家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能依赖它。但是,我们不能像国民党那样搞裙带风。想靠我给你找个好事。这点我做不到。你只能依靠自己,要自食其力。”

1950年前后,周恩来的许多亲戚失业,无以为生,写信求援,周恩来一律建议他们到当地政府登记报名,由当地政府量才录用,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以期为人民服务。周恩来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过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的教诲,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身修养,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2016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原标题为《我为什么最喜爱这本书》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海文

监制:刘立志

编辑:樊宣

流程编辑:丁也

下一篇

春秋战国时代30个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