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收藏 0 0

1964年,苏联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重大事件,在一场政变中,赫鲁晓夫被赶下了台。没有任何流血或冲突,只是一次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会议就决定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悲情结局。


1964年10月1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了讨论撤换赫鲁晓夫的会议。

国家安全委员会对赫采取了特殊的保安措施,从最初的预备会议开始起,到14日最后决议通过为止,对赫鲁晓夫进行了隔离。

当时,赫鲁晓夫正在南方黑海边皮聪大的中央别墅中度假,这也是他度过自己政治生涯的最后几天。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当时米高扬也在离赫鲁晓夫不远处的中央别墅休假,因此预备会议一开始也没有参加,1957年6月全会时,反对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所谓“反党集团”的事件中,挽救了赫鲁晓大的重要人物柯兹洛夫(是当时为赫鲁晓夫调兵遣将、派飞机从全国各地接中央委员会成员来莫斯科开会,与朱可夫、谢罗夫主持三人小组之一),这次也因心脏病较严重,未参加苏共主席团会议。

苏共中央在主席团会议上作出决定,将来在中央全会上由苏斯洛夫作主要发言人;并已内定选举勃列日涅夫为第一书记。

10月11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和赫鲁晓夫通了个电话,通知他主席团正在开会,说主要讨论赫鲁晓夫关于划分农业机构的计划草案。赫鲁晓夫起初拒绝在如此仓促的情况下返回莫斯科参加会议,当时正在黑海边度假的米高扬也接到了电话,被告知返回莫斯科参加会议,米高扬立刻动身前往。

隔了一段时间,勃列日涅夫再度用电话通知赫鲁晓夫,如他拒绝前来莫斯科,主席团将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开会讨论议事日程,这样赫鲁晓夫才同意去莫斯科。

飞机到莫斯科机场后,未让赫回家。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这次撤换赫鲁晓夫的事件,苏共中央主席团是事前作了周密考虑的。

原准备保留赫鲁晓夫的中央委员职务,但是后来赫鲁晓夫在主席团会议上态度粗暴,且带有污辱性的发言举动,因而苏共主席团最终决定不保留他的中委职位。

1960年联合国大会上,赫鲁晓夫(坐在他旁边的是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发表了著名的“让帝国主义见鬼去吧!”的演讲,由于他有悖常理的行为和无遮拦的攻击而在西方声名狼藉。

他甚至在联大上将皮鞋当众脱下猛击讲台。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一直进行到10月13日深夜。就在10月6日夜间会议休息时,米高扬说服了赫鲁晓夫,要他自愿递交退休声明,即后来在报上发表的辞职申请书,称赫鲁晓夫因年龄和健康原因,已根据本人要求被解除职务,由于赫鲁晓夫最终与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能采取合作的态度,才决定于10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会上,不对赫鲁晓夫本人展开广泛的讨论或尖锐的公开谴责。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10月14日上午继续开会,下午就转入举行经过充分准备的中央全会。

中央全会由勃列日涅夫宣布开会,米高扬主持会议,苏斯洛夫作了关于撤销赫鲁晓夫的职务及其原因的报告。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苏斯洛夫的报告,着重批评了赫鲁晓大国内政策的错误,主要是有关农业政策、经济政策的错误。

在有关组织问题方面,指责赫鲁晓夫搞个人迷信,任用亲朋当顾问,以听取亲朋顾问的意见来代替征询主席团的意见。

在外交政策方面,指责他任用《消息报》总编辑、赫的女婿阿朱别依,让阿以类似非正式外交部长身份行使职权,许多外交政策的制订都未征求外长葛罗米柯的意见。

随后未经中央全会开展讨论,一致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以及职消他的中央委员资格的提案。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这无疑标志着曾经叱咤一时的赫鲁晓夫下台,从此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下台后的赫鲁晓夫郁郁寡欢,隐居在乡间。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因心脏病发作,在沉寂中去世,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

史之今日: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
上一篇

历史上的义渠王其实是被他一生的挚爱芈月设计死的

下一篇

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