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收藏 0 0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导语:大家都知道三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在长达接近100年的军阀混战众涌现了很多能人异士,刘关张三兄弟白手起家,在那个看重出身和北京的年代,几十年间走南闯北最终建立了蜀汉帝国;小霸王孙策18岁开始起兵,在周瑜和张昭的帮助下用了仅仅不到8年时间就统一江东全境,完成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曹操掌控汉献帝,凭借着政治优势和无数军师的策划下,把天下诸侯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他本人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甚至还发布了几次求贤令。但令人奇怪的是,为何当年曹操却看不上诸葛亮,没把他拉拢到自己阵营呢?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事情还得从年轻的时候的曹操和袁绍一次谈话中说起,当时他们两个还是洛阳官场的后起之秀,两人政绩都非常好。但当董卓乱京之后他们看出了汉朝的颓势,天下即将大乱,于是曹操问袁绍,假如天下大乱的话你要通过什么方式平定天下?此时袁绍回答,我们家在河北有这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届时我将凭借河北雄厚的实力扫平天下。接着袁绍又问,那你呢?曹操回答,我讲招揽天下名士为我所用,只要有了他们帮助我将能再次中兴汉室。十几年后的两人的结果显而易见,曹操以寡敌众击败袁绍并吞并了他所有的产业成为天下间最强的诸侯。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曹操对待名士一直非常好,本人也非常求贤若渴。当年他的军师戏志才刚死,荀彧给他推荐了郭嘉,尽管郭嘉比曹操小十几岁,但曹操一直没有怀疑荀彧的眼光和能力,后来个郭嘉的谈话中他确定此人有着和汉朝张良一样的才华,于是拜他为军师;官渡之战时曹操得知名士许攸来投奔的消息,高兴得鞋子都没穿就跑出去迎接;得知司马懿才华横溢的消息,他不惜以刺客还有司马懿一家人的性命要挟,最后成功把司马懿招到相府任职;之后几次发布的求贤令都是唯才是举,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都可以任职,这也为他储备了非常多当然人才。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诸葛亮出山是在207年,当时他只是在自己圈子里面留有很好的名声,但饥不择食的刘备还是决定请他出山辅佐。而此时的曹操已经作用中原河北,手下谋臣如雨,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自然不会重视。后来经过赤壁战败,他得知的诸葛亮的本事,但同样没有招揽他的机会,因为诸葛亮不像徐庶一样,可以控制他母亲逼他就范,诸葛亮早已没有双亲,兄长诸葛瑾在东吴任职,弟弟诸葛均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农夫,他不好下手。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再者因为有了庞统的教训,就是庞统这个双面间谍导致他几十万大军被烧毁,即使有了诸葛亮的辅佐,曹操因为多疑的性格也无法确定到底是诚心相投还是虚情假意再者,诸葛亮这个人太聪明了,自己或许能驾驭得了他,但假如自己死后,他的继承人能不能驾驭也是一个问题,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风险,甚至大好江山拱手让人都有可能,这也正是他不招揽诸葛亮的原因。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他看不上诸葛亮?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结语:从曹营内部的势力划分和人物归宿也能看的出来,早起一批加入曹营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基本上都得善终,像夏侯惇、曹仁、荀攸、满宠这些。但中后期加入的人基本上都成了炮灰,比如张绣、比如在河北招揽的所有人,以为曹操压根就不信任他们。他虽然爱才,但更多的是在他认为忠诚的前提下,这样的人才能为他所用。

上一篇

三国转折点官渡之战,此人助曹操奠定霸业,却死得分文不值

下一篇

为何曹操一死,“虎痴”许褚也跟着消失了?看看曹丕做了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