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收藏 0 0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导语:说起三国的高智商军师,贾诩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贾诩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他胜在会揣摩人心,他经常利用人性的漏洞达成自己的目的。因为贾诩解决问题的手段太可怕,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毒士”。“毒士”贾诩的谋略究竟有多高明?为何令世人畏惧?通过这几件事你就知道了。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三国是个乱世,弱肉强食是乱世的准则,但这并不代表着弱者就无法生存,贾诩就向我们示范了一下弱者如何在三国中生存。贾诩是凉州人,他从长安回凉州探亲的时候,碰到一伙叛乱的氏人,那些氏人把贾诩绑起来想要勒索他的家人,一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都会选择顺从,任由氏人宰割,但贾诩明白乱世除了弱肉强食之外,还有一个公理:欺软怕硬。他就抓住这群氏人欺软怕硬的心理,自称是段颎的族人。段颎是东汉末年名将,他曾在凉州大败西北的少数民族,因此鲜卑氏人等少数民族对他很是畏惧。贾诩见那些氏人将信将疑,掏出早就伪造好的段氏令牌,那些氏人看到令牌后纷纷跪拜,贾诩得以脱身。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对普通人来说在乱世中能活下去已经是一种福分,但对贾诩这样自信的天才来说,乱世就是他大展身手的舞台。贾诩不断摸索乱世中的法则,最后锻炼出一种能抓住敏感时机的眼光。张绣和曹操初次对决的时候,依靠贾诩的计谋张绣大败曹操,曹操急忙撤军。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年轻气盛的张绣穷追不舍,贾诩在身边提醒他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追杀曹军,但张绣不愿承认刚刚大败曹军是贾诩的功劳,他想证明自己,于是不理会贾诩的建议依然率军冲锋,没想到曹操亲自殿后把他打得屁滚尿流,胜仗变败仗,原来高涨的士气立马跌到谷底。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张绣灰头土脸回到营地的时候,贾诩走上前对他说:“你现在快去追曹操啊。”张绣以为贾诩在落井下石,于是骂了贾诩一句,贾诩解释道:“刚刚你之所以败,是因为曹军撤退心切,为了保证全军安全撤退,曹操亲自率重兵殿后。曹操刚才打败了你,他本来可以反过来追杀你将我们一网打尽,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遇到别的敌人了。你现在袭击曹军,他们一定首尾不能相顾,此仗你必胜。”张绣半信半疑,不过贾诩的目光一向锐利,张绣再信他一次,果断率兵出击。张绣到达战场时看见曹军正和袁术军鏖战,于是他顺势加入战场一举打败曹操。

三国军师“毒士”贾诩,到底有多高明?通过这几件事可见一斑

结语:后人评价诸葛亮是伟人,贾诩是聪明人,伟人和聪明人不同的是,诸葛亮这样的伟人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便北伐生机渺茫,但诸葛亮依然鞠躬尽瘁前后发动五次北伐,最后累倒在战场上。而贾诩则不同,虽然他的智谋不逊色诸葛亮,但他从不做伟大却没利益的事情,所以在后人看来贾诩没做什么大事,不过他切切实实在乱世为自己谋求到了巨大的利益。

上一篇

关羽死后,刘备为何不伐魏而是攻吴?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下一篇

三国猜测:如果魏延不死,接替诸葛亮管理蜀汉,结局会如何?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