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收藏 0 0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导语:当年刘备自诩刘皇叔,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开始起义,在诸葛亮以及诸位将领的合力下,终于占据荆州、益州和汉中,得以立足。刘备为了能够早日实现宏愿,招兵买马,收揽了不少出色的将领。诸葛亮作为军师,他自然也要管理这些将领。而孙权作为东吴的主公,他也常常和诸葛亮合作,曾提醒他提防两个人,可是诸葛亮并没有在意孙权的话,结果为蜀汉酿下大祸。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诸葛亮一生神机妙算,似乎整个社会的走向都在他的掌控中。诸葛亮虽然用兵如神,但他也有不足的地方,那便是识人,在这一点上,他不及刘备孙权。当年刘备收服了很多降将,而诸葛亮最厌恶的便是魏延,刚一见面就要杀了他,给出的理由是“脑后有反骨”,听上去真是太荒唐了。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刘备爱惜魏延,这才阻拦了下来。魏延虽然活着,可是却不受诸葛亮的重用,只是干一些小事。蜀汉后期,五虎上将一个个身亡,此时诸葛亮身边只有魏延一人最厉害,但是诸葛亮也很担心魏延会造反,于是在他死后,他设计让杨仪除去魏延。但是早在此之前,孙权就说过,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这句话中的二人便是魏延与杨仪,可是诸葛亮并不以为然。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魏延虽然是被杨仪害死的,但是正史中的记载和书中还是有区别的。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时候,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下令全军撤退。为了防止司马懿追杀,他让魏延断后,杨仪带兵撤退。从这决策来看,诸葛亮并没有杀魏延的心。可是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不好,如今诸葛亮这样的安排,无疑是为他们火拼制造机会。果不其然,杨仪和魏延都开始算计对方。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魏延烧毁了栈道,将杨仪南下的路阻断了,这样一看,魏延确有造反的心思,可是事后才证明,魏延正是发现杨仪想造反才这样做。可是杨仪比魏延想的聪明,他提前给刘禅写了信,告魏延谋反,魏延虽然知道杨仪有造反的心,可是他没有证据,而杨仪却伪造了魏延造反的证据,再加上魏延阻断大军撤退,更让刘禅深信魏延要造反。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就这样,魏延被杨仪害死了,而他的家人也都被斩杀。此时的蜀汉也因为折损魏延,导致后期无将可用,因而衍生出“廖化当先锋”这句话。杨仪虽然除掉了魏延,但他也没有好日子过,他没有受到刘禅的重用,口出狂言最终被关进监狱,无奈之下,他自尽了。

孙权提醒诸葛亮要提防两个人,诸葛亮没当回事,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结语:蜀汉这次窝里斗,也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魏延和杨仪之所以容不下彼此,就是因为他们刚愎自用,魏延生前骄纵,杨仪也同样如此,两个这样脾性的人在一起,就如同一山两虎,斗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蜀汉本就弱小,这样的内斗,只能加速蜀汉的灭亡。如果诸葛亮听孙权的话,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发生,然而历史不能重演,蜀汉亡国也成定局。

上一篇

曹魏第一名将,有勇有谋,曾大挫关羽,死后两年司马懿就篡权

下一篇

曹操麾下的一员猛将,至死毫无败绩,却被史书隐藏1800年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