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收藏 0 0

苏轼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饮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饮食文化方面的贡献颇大。宋代食事移风易俗,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变革期,从烹调技艺到宴饮风俗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传承者的士大夫们,虽然享受着珍馐美馔,也知道“农为本、食为天”的道理,掌握着文化传承的话语权,但由于受到儒家“君子远庖厨”和禁欲等传统思想的制约,士大夫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和记载却并不多。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从不掩饰对美食的热爱,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远庖厨”的思想禁锢,往往心有所想即兴而发,在他笔下记载和赞颂了不少美食佳酿,还直接参与烹饪实践,创制出许多美肴佳馔,其关于饮食的佳作和逸闻趣事广为流传。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赞咏美食、酒、茶的佳作,还有对品酒酿酒、煎茶品茗、烹饪美食以及饮食养生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其关于饮食的诗文大大提高了饮食的文化内涵,而他直接参与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创新更是对中国饮食发展起推动作用,对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深远。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从好吃到善制

东坡好吃美食不仅体现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时还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制作了许多美食,兴趣使然,东坡爱好创造。也因东坡困顿的一生,在被贬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给,“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东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贬之后的无奈之举,在被贬之地几乎都是任团练副使一类的无实权的闲职,微薄的俸禄且不按时发放,为了生活,他必须自给自足。但无论初衷如何,这些创造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东坡肉是中国历来具有广泛影响的传统名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因苏东坡创制而得名。苏轼有诗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后世称为“东坡肉”。关于东坡肉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目前以黄州说和杭州说两地最有说服力。当年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如上文《猪肉颂》中说道,黄州肉多价贱,但烹饪方法单调。东坡在长期烹煮实践中将四川老家烧法与黄州烧法结合,创造出自己的烹饪方法,即“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此被黄州人称为“煮肉十三字诀”。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东坡常以此肉招待朋友,因而受到人们称赞而广泛流传。有的学者认为东坡肉创造于杭州。当地百姓为向东坡成功治理西湖表示谢意,送来肥肉、黄酒。东坡清正廉洁,婉拒馈赠不成,便吩咐厨子将肉切成方块,用文火慢炖,将肉炖得香嫩酥烂,将肉分送出去,得到众口称赞,而流传广泛。后人杨静亭曾作诗称赞东坡肉“原来肉制贵微炊,火到东坡腻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见,啖时举箸烂方知。”经过多年的改制发展,东坡肉现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菜。稍逊于东坡肉名气的东坡鱼也是东坡精心创制的好菜,东坡喜欢吃鱼,并且写了很多咏鱼诗词,“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粉红石首仍无骨, 雪白河豚不药人。”。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吃过肉和鱼,东坡羹为必不可缺的美食,在《东坡羹颂并引》里记载了东坡羹的制作方法:“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一瓷碗,下菜沸汤中。入生米为糁,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触,触则生油气。”简单来说,东坡羹就是不加鱼肉的菜汤,此创作发明是他在贬谪之地困苦生活的写照。东坡饼是东坡为湖北所留下的小吃,此种小吃已经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姚伟钧先生描述过此饼是上白面粉,配鸡蛋清及盐、糖等调料,油氽而成。形状好像花朵一样,颜色金黄鲜艳,口感酥脆,气味香甜。°苏东坡当年居住在黄州,闲来无事常去寺里与一位叫参寥的和尚下棋作诗,在寺里常吃到一种油酥食品叫“千层油酥饼”,这种饼被后人称作“东坡饼”。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笔者家住黄州对岸鄂州,本地著名的名胜古迹西山,曾经也是东坡爱去的地方之一,山上灵泉寺的僧人与东坡非常友好,常以灵泉水烹茶和油煎麦面饼等好食物招待他。后来清代同治时期,湖广总督官文来到西山吃油煎麦面饼时问这饼的名字,灵泉寺的长老想到东坡曾吃过此饼,便回应道:“东坡饼”。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黄州是苏轼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之一,“乌台诗案“第二年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刚去黄州的时候衣食住行都存在问题,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艰苦自立,发明创造了许多美食,慢慢习惯并沉醉于平凡的生活,并坚定要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乐观前行。

东坡一生浮浮沉沉,政治曲折,晚年更为变法派所不喜,为保守派所不谅,在贬谪之地和迁往贬谪之地的路上颠沛流离,仕途失意,没有给苏轼居庙堂之高舒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却让他得以接触万千世界、多元的饮食文化。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对饮食的热爱与钻研热情,他用自己的诗文记录了与他相伴的美食佳酿,为中国饮食文化史增添了浓重的笔墨。苏轼的饮食活动及特点是他个性发展的体现,也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下的结果,刻有时代的烙印。透过苏轼的饮食诗文及饮食活动,我们既从侧面更加了解了生活中的苏轼其人,又了解到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特色。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苏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酒、茶、美食等方面探索实践,不但满足了他自己的生活乐趣,也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内容,他留下的经典诗句和逸闻趣事更是丰富了饮食文化内涵。时至今日,很多特色饮食都离不开他的创作,他的饮食活动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仅仅是简单的佳肴琼酿,更是背后深刻的文化意义。

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却丝毫不妨碍他做“吃货”的热情

上一篇

一个故事为你讲清公司制度的来龙去脉「朔方东|故事」

下一篇

明瓷珍宝 | 如雷贯耳的永乐瓷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