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辛亥革命爆发时,有没有为清朝“殉国”的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辛亥革命爆发时,有没有为清朝“殉国”的人?
收藏 0 0

改朝换代之际,为国殉节的事迹往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比如“宋末三杰”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还有明末坚守扬州的史可法。

那到了辛亥革命爆发,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行将覆亡时,还有没有为清朝殉节的呢?

也有,比如镇江副都统爱新觉罗·载穆,康熙皇帝十四子胤禵五世孙,当革命来临时,他用一根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避免了一场战祸。

有真殉节的,也有“假殉节”的,比如武昌起义爆发地——湖北按察使马吉樟,他的“殉节”过程就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话说1911年10月10日夜,驻守武昌的湖北新军打响起义第一枪,湖北级别最高的官员湖广总督瑞澂面对新军的攻势,打破总督府衙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

辛亥革命爆发时,有没有为清朝“殉国”的人?

面对汹涌的革命形势,湖北按察使马吉樟却不躲、不藏、不走、不跑,不仅自己不走,也不许家人动一步,反而恭恭敬敬穿上朝服、挂上朝珠,手抱大印,一本正经地端坐于臬司衙门大堂之上,只等革命党人一到,便一死了之,以身殉国。

刚开始,马大人身边还有一众衙役随从陪着他,可不一会,一个个却都脚底抹油遛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革命党人连个影都没有,反倒是衙门口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群众,他们或许在纳闷,平时守卫森严的臬司衙门今天怎么大门大开、只剩一人坐于堂上,大家像看猴子表演似的看着大堂上的马大人。

辛亥革命爆发时,有没有为清朝“殉国”的人?

马大人开始不自在了,开始慌了,剧情并没有按照自己预设的剧本往下演,革命党人压根没来,他们全然忘了还有臬司衙门的存在,因为这个衙门要钱没有、要枪没有、要兵更没有,实在是引不起他们的注意。

正在此时,等在后堂的马大人的大小老婆们走了出来,她们先前听了老公的话等在后堂不许走,却不知为了什么,只是等在后堂时间久了,发现前厅毫无动静,这才走出来看个究竟,当看到马大人一本正经地坐在堂上,还手握大印,堂下却空无一人,门口还聚集了不少指指点点的群众,大小老婆们也不禁哑然失笑。

辛亥革命爆发时,有没有为清朝“殉国”的人?

可笑归笑,大小老婆们眼瞅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真把革命党等来了,那到时候再走可真就来不及了,于是他们一拥而上,强行架起马大人就往后堂走。或许,马大人边走还边嘀咕,革命党都去哪了?

一回到后堂,众老婆们七手八脚扒下马大人的官服,换上便服,收拾金银细软,趁乱溜出了武昌城,果真应了那句:

“我本欲殉节,奈何妻妾不从也!”

或许,马大人原本是真的想为国殉节的,可这决心却没那么坚定,再加上一个人在大堂上端坐久了,心里就开始有点怯了,决心有点动摇了,所以妻妾们的一哄而上,反而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虽然没为“旧朝”殉节成功,可辛亥后,马吉樟却在“新朝”谋得了个一官半职,先后担任袁世凯总统府内史、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等职位,直至20年后的1931年才寿终正寝,终年73岁。

上一篇

李靖为什么可以肉身成圣?因为他背后有高人

下一篇

清朝没有雍正会怎么样 大清王朝至少要早灭亡一百年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