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韩信论——­不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韩信论——­不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收藏 0 0

古之谓英雄绝纶超逸之士者,或怀逾众之才,或有过人之节,或胸隐经世匡时之大略,或阴挟席卷瓯宇之厚资。商鞅之佐秦也,魏征之谏诤也,鹏举之图金也,可谓一时之杰,万世之师。淮阴侯韩信也,起于一匹夫,一朝身帅百万之众,被坚执锐,破强齐,灭燕代,平赵地,武功赫赫,虽白起、王翦,何足堪之?纵览古昔,焉有堪比肩者?­

夫韩信既生于乡野,其室残陋,蔽屋漏水,冬春不绝,积之为江。天欲利其器,故深励之,试之而无不用其极。盖天纵英才,其所持者大,岂可安然而无晏乎?当秦之世,酷暴凌于四方,以致信乃为乡村一无赖所折,见辱胯下,亦已甚矣。

其人情有所不忍者,信尽受之矣。俾信乃一匹夫,拔剑而视,挺身而斗,则械系官府,徒死无益,复无后世之韩信,亦无灿盛之炎汉矣。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忍其忿忿之心,不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非侥而不死,忍辱负重之故也。­

韩信论——­不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陈胜,吴广揭竿诛无道,信义四海;项梁,项羽兴兵荆楚,耀威方域。韩信既欲有为,计投死国,充一小卒于项氏麾下。南北转战,虽有勋劳,官不过郎中,位不及执戟。愤闷不遂志,是以舍楚向汉。

萧何力荐,乃独当一面,裹刚锐之气,将羸弱之师,雄踞燕代。诸侯摄其威名,皆隆礼以逆,束手待缚,观彼之济事者,非惟其才,幸遇英主耳。夫亦可知忍辱负重以俟时,诚为机敏。信之智量,岂吾侪可度耶?­

然功高震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勋臣短寿,理之必然。商君就戮于秦惠,吴子受诛于贵戚,白起饮剑于杜邮,乐毅见疑于燕主,斯可悯焉。至于项籍兽困垓下,枭首人灭,殆信已危矣。手握重兵三十万,刀矢如林,矛盾之光,凛寒足以浸日月,虽猛虎而惮之,况高祖乎?夫韩信熟谙兵法,精晓经史,岂不察哉?­

韩信论——­不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呜呼!愚每读《淮阴侯列传》,未尝不怆然而嗟。韩信始为诸侯,天下权决于犹豫,右投则汉胜,左投则楚胜。傥信自为一诸侯,参分天下,鼎足三分,以信之智,忍辱之重,趣中原争锋,天下事未可知也。

然信寻败,宗族夷灭,不及一匹夫优游终老,何则?曰:人情所累。信窃念主恩,不忍倍上,虽殄身不顾,可谓至情之人矣。武涉说信,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详,虽死不易。”呜呼!殆其念高祖之德,不忍倍。噫!信也惑矣,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雄主推刃诸功臣,斯义明矣。此非君王之寡义,诚乃私天下之蔽也。

韩信论——­不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夫人情何济为?且范蠡去越,留侯远举,信何贪王爵不舍?呜呼!人穷尚可忍辱,富贵则意盛恣睢。是以信进退失据,授首妇人。竟为人情所困,悲夫也哉!­

上一篇

天子遭驱逐,大臣联合执政长达十几年,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下一篇

正说水浒人物——林冲篇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