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陨石要多大才能对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陨石要多大才能对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收藏 0 0
陨石要多大才能对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陨石进入地球

如果你生活在光污染小的地方,并且你愿意多花时间仰望星空,你可能已经看过很多流星和流星雨了。在这美丽的天文现象中最令人惊奇的一点是,造成可见流星的大部分太空尘埃都很小,介于一粒沙子和一颗小卵石之间。

流星一词实际上指的是一块太空碎片在大气中燃烧产生的光带。这些碎片被称为流星体,而到达地球表面的残骸被称为陨石。

流星体的范围相当大。任何直径小于100米的太空碎片都可以称为流星体,而大于这个的太空碎片被认为是一颗小行星。地球接触到的大部分碎片都是彗星穿过太阳系时留下的“尘埃”。这种尘埃往往是由小颗粒组成的。

那么,我们看到的流星是怎样形成的呢?流星体以每秒11至72公里的极高速度进入大气层。因为在真空中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们,所以它们能以这样快的速度轻易地移动。但是进入地球后,地球的大气层充满了物质,这就给快速移动的流星体造成了很大的摩擦。这种摩擦产生足够的热量使之发光,使流星体的表面达到沸点,因此流星体一层一层地蒸发。

摩擦力将流星体物质和大气中的分子都分解成发光的电离粒子,然后这些粒子重新结合,释放出光能,形成一个明亮的“尾巴”。由颗粒大小的流星体形成的流星尾巴只有几米宽,但由于碎片的高速运动,尾巴可能长达数公里。

那么流星体要多大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呢?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到达地面的流星体都特别小。它们不会蒸发,因为它们足够轻,很容易减速。它们在大气中以每秒2.5厘米的速度运动,并不像大流星体那样经历剧烈的摩擦。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进入大气层的流星体都是以微尘的形式到达地面的。

对于大到足以形成可见流星的流星体,能到达地面最小尺寸的估计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除了规模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进入大气层的速度还有它的形状。如果是小行星进入大气层,那么可能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上一篇

我猜你不知道的天文小知识

下一篇

人类的活动对宇宙有蝴蝶效应吗?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