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100多亿美元的教训,你是不是应该小心点?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100多亿美元的教训,你是不是应该小心点?
收藏 0 0

2003年1月16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树立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执行它的地28次飞行任务。7名宇航员没有想到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旅程。

发射很成功,只不过有一块隔热材料脱离,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认为这个没有问题,最后非常完美的和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次任务期间,宇航员们分两班,每天24小时轮班在各类的科学实验。

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始按照常规程序返回地球,但是宇航员的家属们只在电视里看到一阵火光。事故调查结果就是,发射时脱落的隔热板给机翼的隔热材料打坏,造成回程进入大气层时,温度过高。

100多亿美元的教训,你是不是应该小心点?

后来由于舆论压力,2011年美国政府决心让所有航天飞机退役。

1.省钱的盘算

NASA研制航天飞机的初衷就是省钱。传统的火箭是一次性的,发射完成以后就不能再用了,火箭发动机的造价占火箭成本的80%。而航天飞机可以反复的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造价很高,但是如果能美国航天飞机使用100次,核算起来还是非常划算的。

100多亿美元的教训,你是不是应该小心点?

这和我们很多日常决策很像,本来是很费钱的一件事,如果使用的时间足够长,那么还是划算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航天飞机的成本还不止这些,每次都要进行保养,这个保养的成本就非常高。如果像哥伦比亚号这样爆炸,就等于是30亿美元的烟花。

有些人买车也是这想法,每次打车的成本是1块多一公里,而汽车的油钱是几毛钱一公里,只要出行的足够多,就是买车合适啊。

其实他并没有计算维修、保养、保险的成本,而且停车的成本也很高。这样一核算,哪个更费钱还真不一定呢。

2.一劳永逸

NASA的想法本身没有错,就是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但是在这个一劳永逸的过程中,不要忽略后续的成本支出。

有人买多东西就是这样的,想着“一步到位”。真的能一步到位吗?

电子产品有“摩尔定律”,也就是每18个月,晶体管的运算能力就会翻一番。也就是你在拿到手机的那一刻,它就是在贬值的,而且速度非常快。

其他的消费品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10年前的全新汽车,放在今天也是没那么值钱的,因为它本身的技术已经过时了。

想要“一步到位”,就是花大价钱寻求内心的满足。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问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

3.没有火箭的日子

如果你不是航天迷,你有可能都不知道,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居然没有载人上空间站的能力,每次往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和货物都需要找俄罗斯,或者花钱请公司来发射。

这样的做法确实很不方便,但是很便宜。

我们只是想从A到B,我们真的需要一辆车吗?走步可以吗?骑行可以吗?公交车呢?地铁呢?打车呢?共享汽车呢?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东西都没有自己有汽车方便。

确实,有航天飞机的年代,非常轻松的就把哈勃望远镜发射了。发现哈勃望远镜有毛病不能用,那就去维修。非常方便,这个方便的代价是,每架航天飞机的造价高达30亿美元,这还没算维修和保养的成本。

想一下,如果30亿美元用于投资标准普尔指数,那么每年回报率大概是10%左右,每年就有3亿美元收入。4架就是12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全都用于发射任务,是绰绰有余的。

说到最后,NASA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而我们是花的自己的钱。花别人的钱可以放肆,花自己的钱应该谨慎。

总结一下:

● NASA本来是为了省钱,而制造航天飞机。结果由于没有考虑后续的支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 我们要吸取NASA的教训,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对于负债型的支出要量力而行。

● 我们往往在“要爽,还是要钱”之间徘徊,节流不易,且行且珍惜。

上一篇

英国太空生物学家刘易斯列举了10种宇航员危险性情况!

下一篇

NASA的WFIRST太空望远镜——间谍卫星将成为科学家新宠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