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收藏 0 0

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世界只剩下一个人,那会发生什么?回答五花八门,但是无一例外,所有的问题都是基于这个人在地球上的回答。

那么如果一个人外太空的星球上,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那又会发生些什么呢?答案难以想象,更多的回答指向,这个人还能活下来吗?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火星救援》讲的便是这样的故事:美国宇航局派遣6人小组来火星探险,遇到强风沙尘暴,其中一人当时被视为遇难,结果等其他5人离开火星返回地球之后。遇难的那位离奇复活,这个人苏醒后发现整个火星上只有他一人,之后独身一人上演孤独求生的艰难历险故事。

剧情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到几乎没有反派,要真的硬按一个反派的话,也只有火星恶劣的条件限制吧。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这部电影放出来引起全球轰动,还一举拿下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混音、最佳视觉效果等多项提名。电影制作毋庸置疑的扎实。

回到开头的问题,这个人真的能够活下来吗?结果当然是能!更多的人好奇过程,主人公马克·沃特尼是怎么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活下来呢?接下来的马克生动演绎,如何在外星球面对绝境,孤独求生的历程。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忍受孤独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

这部电影的主角马克 马克·沃特尼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戏份,他被飞船上吹落的零件击中,他的伙伴检测到他宇航服被扎破,按照正常的理论,宇航服被扎破一分多钟后,人会在失温失压中死亡,最重要的是猛烈的沙尘暴阻挡了可以检测他具体昏迷地点的可能性。于是他被同伴默认牺牲,只能放弃寻找他的机会。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一个人醒来,一片寂静,除了自己能说话,联系不上能够提供帮助的任何人包括地球上的美国宇航局。举目之下,只有火星特有的橘红色的大地肤色。

一个人被扔到野外也许会恐惧,一个人被扔到大洋彼端也许会迷茫+恐惧,那么一个在外太空的另外一个星球呢?难以想象,总之是笑不出来。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马克开始陷入迷茫,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保持理性实在太难。发泄情绪更加是无用功,要知道,马克意识到下次有伙伴到达火星远在四年后,目前食物储备应该是不够的,发泄情绪只能导致身体能量过度的流失。

失去外联,食物短缺,获救希望迷茫,一个人的世界如此孤寂。换正常人会发疯,但作为训练有素的宇航员,他在发泄情绪以外选择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接纳自己,接受当下的危机。

对自己只说了一句话,我不会死在这里。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解决问题,需要学以致用。

人生随处都有可能发生意外,面对意外,逃避无济于事吗,最好的办法就是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于是整部影片在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务以及峰回路转的解决方式,贯穿着整个剧情的始终,怎么才能够利用极为有限的资源完成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如果无法妥当的解决问题后,可能之后会出现新的问题。

就好比一个数学方程式,借助某些工具例如平行线能逐步解出答案,放在外天空星球上,资源稀缺加上环境限制大大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这些看似不可完成的难题和出乎意料的解决方式则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精髓——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特定的任务,抽象一点来说就是,如何在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求得问题的答案。

太空和火星探索任务中,资源的稀缺与环境的严苛大大削减了解的存在个数,求解过程自然也是异常艰难。

好在马克是植物学家。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马克目前很清醒,他要想获救最起码要4年之后,目前可供他选择的有利条件是他有非常完整的个人生活设施,住的地方有,不必为氧气发愁。

但是接下来足够供应四年的食物和水,怎么解决?他在整理清点整个居住所物件的时候,他有马铃薯也就是土豆,火星上的土壤确实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那水呢?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火星上其他设备中存储的燃料催化剂可以生成氮气和氢气,而氢气+氧气(条件燃烧)=水,知识改变生活,知识改变未来。

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必要条件,水,氧气,土壤,还差一样,生物肥料。

当然这难不住马克,毕竟曾经的队友留下一些,粪便。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仔细培育一段时间后,马克看到了希望,生存的希望。土豆发芽了。接下来的4年的食物有着落了。这种喜悦难以言语,那小小的芽其实也是通往未来的希望。

这边马克的火星荒野求生终于有好的起色,另外也有更好的消息传来,美国宇航局的人也通过卫星发现了马克存活的迹象。在经过讨论之后,大家决定发给马克维持他四年生存的生活必须品以及必要的设备,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乐观的心态是促进奇迹出现的钥匙

马克并不是盲目乐观的人。但乐观能够带给他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就在情况好转的时候,新的困境来了。压力生活舱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爆炸,马克辛苦栽培的土豆在低温低压下瞬间冻死,而地球上原本用于他四年生活必须品的火箭发射失利。

两次事故,马克几乎所有生还的希望全都没有了。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脏,生活还需要继续。马克只能清理现场,清点目前所有的食物来计算生还的可能性。

真正的希望都是在不经意间开始出现。经过严谨的科学计算,其他5位成员的在靠近地球的轨道上接受补给,利用弹弓效应再次飞向火星救援马克。

这大概就是绝望中的转机吧。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一个人的孤独十分难熬,影片初期着重描写马克在火星上孤独沉默的片段,但是马克马克幽默逗比的细胞一直活跃着。

即使皱着眉头搅拌粪肥,被氢气爆炸的气浪掀翻,以及吐槽队长实在糟糕的音乐品味,面对困境的时候,时不时来句我是“我是火星殖民者!”“我是太空海盗!”“我是钢铁侠!”。完全是个中二的大男孩一样。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影片整体叙事结构严谨,目前美国宇航局确实有未来人类登上火星的计划,主人公自己克服重重困境之后,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奇迹。脑洞大开的剧情也让很多观众加了一分。

《火星救援》不仅仅传达了一个外太空历险的故事,一个人类未来可能创造的奇迹,也是传达一种精神,遇到困境,遇到抉择,很多人期待自己看到希望而后努力。

但现实的生活中很悲催,往往是先努力行动才会有希望的出现。哪怕全世界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要好好活下去,人生无法从来,探索、征服、解决问题,过好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火星救援》离地球2亿2千万公里,一个人在火星上如何荒野求生?

上一篇

精品干货:光致发光谱如何测试和分析?

下一篇

2020年迪拜世博会上,地球将首次向外星人传达信息并向太空致敬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