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真的能否认以太的存在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真的能否认以太的存在吗?
收藏 0 0

19 世纪流行着一种“以太”学说, 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一定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在美国克利夫兰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两垂直光的光速差值,即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但结果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由此否认了以太的存在。

其实,该实验并不能否认以太的存在,我们先来看看风的成因,风是由原子、分子及其组合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只能对原子及以上级别的粒子产生影响,我们并未见到风把光吹得改变了方向和速度,而更小的粒子(不确定)以太也并不一定能影响光的速度;

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光速的因素: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光速值 ,这即是说原子级别的粒子才能影响光速。

我们人类对中微子有些了解,知道他是一种比较小的粒子,可以发生形变(即中微子振荡),坚硬的岩石,厚重的钢铁,各种星球它都能穿透,原子级别的风对其是不能发辉什么作用的,我们还不了解的以太可能比他更小,即使有以太风也可能不对光产生作用,所以说用该实验否定以太的存在过于牵强。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真的能否认以太的存在吗?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真的能否认以太的存在吗?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真的能否认以太的存在吗?

上一篇

清华大学向烨团队揭秘非洲猪瘟病毒p72结构

下一篇

跨越了1.5亿公里的量子干涉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