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格陵兰岛大规模融冰 地球变“水球”倒数计时中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格陵兰岛大规模融冰 地球变“水球”倒数计时中
收藏 0 0

格陵兰岛大规模融冰 地球变“水球”倒数计时中

【文·曾柏维 摄影·曾柏维】

气候变迁委员会(IPCC)

气候变迁委员(IPCC)是联合国于一九八八年成立,专门针对气候变迁的谘询委员会,里头包含了数千位有权威性的科学家,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科技社群。IPCC是对既有的科学证据去做一个整理、评估和分析,而不是去做新的研究,因此非常明了气候变迁的科学进展目前到了什么程度。评估的面向包括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人文科学、经济科学,以及跨领域研究。

若全球暖化真的是“均匀暖化”,李河清教授说道,“农作物的成长线会北移且种植面积增加,北极的航道也会出现,不是那么的糟。”但是现在真正碰到的,不是全球均匀的暖化,而是气候异常。热的时候更热,冷的时候更冷,也就是气候极化。“现在的异常,可能会持续发生而在未来正常化。”近二十年来每年的气温都不断在破纪录,譬如今年(二○一九年)七月,打破了有系统纪录以来的最高温。“这些感受已经不是我们的臆测或预测,而是已经发生的『观测』,这是一个『真』的议题,而且还在发生中。”

全球暖化的“脆弱”

格陵兰岛之所以大规模融冰,就是由于七月破纪录的高温,直接导致了这个现象。现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融冰量以每日十亿吨的数量流失,若往后再不断破纪录,最大的影响就是众所皆知的“海平面上升”。而IPCC有就海平面上升做各式各样的评估报告,最急迫的就是“SR15”,也就是相对于工业革命前全球暖化1.5℃所造成的影响。

“这要从巴黎协定说起,”李河清教授说,“科学家目前的说法还有大众的认知,一致都把2℃当成对人类发展状况不利的增温『幅度』,『不愿面对的真相』讲的也是2℃。”全球暖化要谈到“脆弱”(vulnerable)两个字,增温2℃,对于许多脆弱的国家都已超乎临界值,“岛国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几乎为零,微乎其微,所有岛国国家的排放量加起来还不到全球的一%,但面对气候变迁却首当其冲,不论是海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海岸被侵蚀、国土消逝、人民的迁徙……等,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尤其它们的应变能力又最差,所以才说是『最脆弱』。”

其实不只是岛屿性国家,低洼、沿海地区和高山地区也被列在“脆弱”的一环内。为何高山也被归类在一起?因为干旱,还有土石流。孟加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孟加拉是典型的低洼国且人均所得极低,温室气体排放极低,却受到非常严重的冲击。

“不参加京都议定书不只是美国,还有加拿大和澳洲;而日本从福岛灾害后也退出。这几个都是『摇摆国』,一开始有参加,也有签约,但后来相继退出。美国于一九九七年签署京都议定书,但是带回国内,国会却不批准,所以美国虽然由当时的副总统代表签署,但并非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

至于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其实是一个假议题。巴黎协定于二○一五年十二月签署,二○一六年十一月生效。至于要退出,得在公约生效三年后以“书面”形式向联合国巴黎协定秘书处提出,秘书处有一年的缓冲期予以批准。特朗普于二○一七年六月一号“口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所以这并不算数;而真正要退出,从时间点来看的话:二○一六年十一月生效,三年后即是二○一九年十一月,秘书处有一年的时间来处理,届时早已是二○二○年十一月三号的美国总统大选,所以特朗普所说的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政治操弄。

格陵兰岛大规模融冰 地球变“水球”倒数计时中

李河清教授认为,增温2℃,对于许多脆弱的国家都已超乎临界值。 摄影/曾柏维

IPCC的特别报告:SR15

京都议定书与巴黎协定的差异在于,京都议定书是制定一个减碳目标,缔约国一同执行;而巴黎协定则是“自主贡献”(NDC),由各国自主决定贡献。

IPCC把所有参加巴黎协定国家的综合效益加起来,结果发现比2℃还多了0.7℃,而巴黎协定为了顾及脆弱国家和地区人民,所以在增温幅度目标订定为2℃,并“努力达成”1.5℃,“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宣示,以前大家只是讲一讲,现在正式说2℃是不够的;现在很多国家,譬如小岛国与弱势国家应该是1.5℃才合适。”李河清教授说道,“那从原本的2℃到1.5℃怎么达成?所以秘书处责成IPCC去做了1.5℃的特别报告,也就是所谓的『SR15』。”

在SR15里面,再再提到了“提高能源效率”,且工业部门要在二○五○年前减少比二○一○年排放标准的七十五%至九十%,得大刀阔斧去改变。海平面上升的部分,从一九九三年到二○一○年上升了一.七毫米,这是一个“十年”的增幅;但预计往后“每年”的增幅会达到三.二毫米。在温度上升的部分,每十年会增加0.2℃,要减低这个幅度,得去能源部门、从工业部门、建筑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三个最主要的排放部门去着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暖化效应。其中尤以能源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为重。

续然,在报告里也提到,可以透过财务机制去停止补助不以永续能源为标的的行业。例如大型水坝、烧煤工业。许多人认为水是一个看似清洁的能源,但“大型”水坝其实是一个灾难,除了当地人民的迁徙还有工程问题,都会导致许多资源的损耗和污染。另一个财务机制就是“撤资”,把资金从那些会加剧全球暖化的工业中撤出,进而提高能源效率。

现在大部分热带性、亚热带性气候国家都在努力“治洪”,尽快把水排掉,但在未来的气候极化,旱灾将愈来愈频繁,因此如何把水留住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除了要改善铺面的排水问题,还要改变沙包、堤防等治洪机制;一方面除了要防范洪水,另一方面也要防范旱灾,风险共存。

远在天边 近在咫尺

在大众眼里,全球暖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课题。没有家的北极熊在北极、钙化的珊瑚礁也不过是少了一环美景。但事实上,全球暖化带来的影响不仅止于物种消逝、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和森林大火的增加,甚至还有公卫与健康的影响。现在台湾南部爆发的登革热,就是一个例子。

呼吸道疾患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在温室气体中,氮氧化合物(NOx)就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低浓度的氮氧化合物可能造成咳嗽或是呼吸急促、疲惫、噁心,在暴露低浓度一或二天后,也可能造成体液累积在肺脏中;呼吸到高浓度的氮氧化合物可能造成短暂灼伤、痉挛、喉间组织及上呼吸道肿胀、体内组织缺氧、体液累积在肺中及死亡。假如有严重的暴露发生,血液和尿液等其他的分析都会显示出对呼吸道造成的伤害。

“气候变迁一转身,就会以不同的形貌出现。对我来讲,就是空污、粮食供应。像是今年的龙眼蜂蜜也几乎宣告停产。原因就在于一、暖冬,导致花朵延后开放。二、开花的时候发生豪暴雨,花朵全都落下。今年的荔枝也因为类似的原因,而采收极少,只剩下往年的十分之一。”

贴近身边的例子,粮食短缺、食安、灾害,都是全球暖化所带来的问题。“当年中坜限水停二供七,而且今年蜂蜜的收成是七十年来最糟的。”李河清教授继续说道,“气候变迁会改变降雨型态,太多、太少、太急都不好,而且台湾现在已经没有『毛毛雨』,这是经过长时间的观测资料所能佐证的,降雨方面不是下得很大就是不下。”

今(二○一九)年龙眼,荔枝蜜几乎是零收成,是有史以来最少的一年。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气候方面,由于暖冬,导致花期延;而冬季中南部干旱,使得植物难以产生花芽,甚至完全不开花,这样零收成的现象,在未来还可能会持续发生。从地蜂箱摇出来的蜂蜜,将愈来愈稀少而珍贵,而目前市面买到的,多是东南亚的进口蜂蜜。

另外,日照也少了两百个小时,这个影响是全面性的,“这对游乐园有没有影响?有啊。这对成衣生意有没有影响?有啊。还是新竹晒米粉,有关吗?有啊!”这些已然是既定事实,但因台湾电价低,所以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察觉到严重性。

全球暖化是值得全人类做出改变、积极落实的全方位挑战。为了保障那些未开发和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事实上1.5℃才是最妥当的。但目前以1.5℃来说,增温幅度已超过了1.5℃,而向2℃迈进,这该让那些压根对全球暖化没有危害、却又首当其冲的脆弱国家何去何从?亚马逊森林大火、印尼迁都、频频生成的强台,这些只是地球生病的“前兆”而已。如果居住在上面的我们不再好好照顾,地球将会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届时,跟那些脆弱国家一样,我们人类到底该何去何从?

上一篇

科学探索:物质属性的根源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