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收藏 0 0

霍金生前非常喜欢突发奇想,并就外星文明和外星人等话题发表了很多意见,引起了人们对这些话题的浓厚兴趣。其中一个主题是关于人类进行星际航行的可能性。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与地外文明主题相关的“行星际航行”当然不包括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际航行 – 这种航行已经能够由人类进行,尽管它目前距离地球很远。 (比如火星)转了一下。由于我们的太阳系中从未有过任何其他文明,与地外文明相关的“星际航行”总是指星际之间的航行。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为了讨论这种星际航行,我们可以从非常简单的算法开始思考。通常人们愿意从最近的恒星到太阳系开始思考,这是邻近的半人马星,距离我们的太阳系有4到3光年。目前人类实际可以达到的最高星际速度是多少呢?

从地球飞出太阳系所需的“第三宇宙速度”已经能够由人类实现,因为我们相信万亿只航天器可以飞出太阳系。当然,根据常识,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并将其增加约1倍,达到30 km / s。应该说它离现在还不算太远。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果我们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飞往邻近的恒星,至少需要43,000年。如果我们能达到3000公里/秒,飞往邻近的恒星需要至少430年。但这种速度远远不是人类目前的科技能力。但对我们来说,430和43000是相同的。例如,这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并且大大超过了机器的工作寿命。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个人认为存在更大的问题。任何在地球上的人都看不到实验,调查,探险等的结果,尽管理论上可行,但事实上人们总会意识到这一点。这对你自己没有意义,所以很难想象这样的事件会被实施。

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皇家宇航学会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行星际模拟研究,即“Dedalus”项目,设想飞行速度达到30,000 km/s,之后许多关于星际航行的假设被认为是重要的“阈”。考虑这个“门槛”的原因可能与上面提到的心理有关 – 如果飞到邻近的恒星需要43年,等待43年才能将无线电报告送回地球,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探险结果在我们的一生中。

星际航行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它既可以在当代科学主义纲领下不顾一切地被追求,也可以从古代纯粹的人文情怀中得到共鸣——《长恨歌》中那个道士还“排空御气奔如电,升天人地求之遍”呢。所以,尽管人类目前实际能够达到的航行速度只有光速的万分之一量级,但这并不妨碍科学家对星际航行展开丰富、系统而大胆的想象。

这种想象提出了各种选择,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条道路就是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它只能“缓慢航行”并考虑数百万年的长期航行。这种航行将面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第一个是供应燃料的地方。当航天器离开时,不可能携带43000年的燃料。目前没有办法在途中添加或者制造燃料。其次,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航天器工作了50年。更何况43000年?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还只是考虑无人航天器,如果载人,则宇航员要“冬眠”,那飞船上的支持系统能工作千万年而不出差错吗?如果在飞船上传宗接代,那这飞船就要被建设成一个小型的地球,这就更没谱了,况且还有近亲繁殖问题。

当然,另一条路径是从加快飞行速度开始,只要速度足够快,就可以消除前一条路径中的大部分困难。此时,经常使用“Dedalus”项目中的1/10光速“阈值”。至少设想了以下重要方案:

核聚变引擎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正是“Dedalus”项目本身所设想的。它使用氢同位素氦和氦3融合,但该方案所需的数千吨氦3只能从木星中提取。所以这只是一个史诗般的想象。它可以用来拍摄科幻电影。目前,人类根本没有这样的权力和财力。

反物质引擎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为了将物质转化为能量,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物质是物质和反物质的湮灭,它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你想在50年内向邻近的恒星发送一个1吨的装置,初步计算表明需要1.2千克的反物质。然而,在这方面,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力仍然差太远。在丹·布朗的小说“天使与恶魔”中,他只敢想象1克反物质。事实上,由于人类现有的科学和技术能力,即使只生产1毫克反物质,也必须消耗整个世界的能量。

光帆飞船

星际航行在未来会实现吗?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公众心中很容易唤起诗意的联想。但如果要实施,技术上的困难是令人骇人听闻的。该航天器的风帆将达数十平方公里,只有16纳米厚。这怎么开始航行?更不用说需要操纵它了。还需要在土星和天王星之间建立一个巨大的太阳能到激光转换器。想象一下,转换器的直径可达1000米,据说激光束可以发射长达40光年。但是,如果要实施这一宏伟计划,其能耗将是目前全球产能的数万倍。

在这些史诗般的疯狂计划中,基本上没有人被考虑过。人类探险到外太空当然是第一个派出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但最终总是有必要派人去。一旦考虑了人为因素,就会有二方面的困难

首先是身体问题。在“Dedalus”项目类型方案中,航天器的巡航速度要求达到光速的1/10,即每秒30,000公里。这必须有一个现在无法想象的加速过程,以及人体瞬间承受多大的加速度。它能持续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加速度?当客机起飞和着陆时,稍微加速会使一些乘客感到不舒服甚至生病。如果航天器正在迅速加速,也许宇航员将在起飞后不久死亡。

其次是心理问题。如果以1/10的光速飞向邻近的恒星,这对宇航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机舱43年。到达邻近的恒星后,即使它能够顺利返回地球,至少可以在86年后 – 这实际上是终身监禁!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承受的得起?

实现星际航行的唯一方法可能就是把希望寄托在科学理念“虫洞”的身上了。

上一篇

人类为什么会在地球上诞生,这是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下一篇

太阳是怎么工作的?整个星系又是如何运作的?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