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平型关大捷,为何日本鬼子宁愿战死也不做俘虏,日本老兵:不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平型关大捷,为何日本鬼子宁愿战死也不做俘虏,日本老兵:不敢
收藏 0 0

导读: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并主动与南京政府进行和谈,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者。

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提出只要他们放弃进攻苏区和红军,那么全国的红军愿意接受统一改编,受南京政府的统一指挥,从而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8月,根据国共合作协议,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当时在陕北的红军总人数大概为4.6万人,按照国民革命军的序列,改编为三个主力作战师,分别是:第115、第120、第129师。

平型关大捷,为何日本鬼子宁愿战死也不做俘虏,日本老兵:不敢

八路军刚刚成立,日军主力部队就已经占领河北,正在计划进攻山西,为了保卫山西,挽救华北危局,朱德总指挥立刻率领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日夜兼程前往山西,与第二战区的晋绥军和中央军汇合,共同抵抗日军的进攻。

115师首战告捷,平型关大捷震惊中外

进入山西之后,115师被第二战区指挥部派往山西北部雁门关一带,抵御从北向南进攻的日军部队。115师下辖两个旅,即陈光为旅长的第三四三旅和徐海东为旅长的第三四四旅,共1.5万人。作为八路军的主力师,115师从将领到战士,每一个人都身经百战,说是以一当十也不为过。

而且对侵华日军作战是保家卫国,与内战的性质完全不一样,所以全师官兵士气高昂,一直希望能快点与日军交战。

平型关大捷,为何日本鬼子宁愿战死也不做俘虏,日本老兵:不敢

到达雁门关不久,115师得知日军前锋板垣师团准备从北向南进攻太原,现在一支辎重部队正往平型关一带进发,面对难得一遇的战机,115师立即在平型关埋伏,成功伏击了号称“钢军”的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一支辎重部队。

在战斗中,115师充分发挥了八路军擅长山地作战和近身搏斗的优势,利用伏击给敌人致命一击,全歼日军1000多人,缴获物资无数。作为抗战爆发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震惊了世界,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这么大的伏击战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在红军战史上尚无先例。

平型关战斗开始之前,按照以往内战的经验,115师的指战员早就做好了战斗结束后对日军俘虏的安排,他们准备将俘虏的日军送到第二战区去展示,以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加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信心。

平型关大捷,为何日本鬼子宁愿战死也不做俘虏,日本老兵:不敢

为此在动员大会上,师长特意向战士们强调,在战斗中要优待俘虏,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抓活的。当时115师指战员乐观的认为,一场战斗下来怎么也要抓几百名俘虏。可战斗开始之后,日军士兵展现出了极高的单兵素质,面对数倍八路军的包围,依然拼命抵抗,宁死不投降,结果到战斗结束时,1000多名日本鬼子全部战死,115师竟然一个俘虏都没抓到。

为了活捉日本俘虏,年轻战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在平型关战斗打响之后,115师的官兵都希望抓到日军俘虏,为此很多战士还付出了生命。例如当时有一位副营长,在一辆汽车中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的日本兵,副营长立刻背起他送往后方急救,结果在半路日本兵醒了过来,一口就咬掉了这位副营长的耳朵。恰好旁边一位战士路过,一气之下砍掉了日本伤兵的脑袋。

还有一位医护兵,在战斗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一位日军伤兵,就在他为日本伤兵包扎伤口时,这位日本兵却拉响了手雷,结果两人当场死亡。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来,当时日本鬼子顽强到了何等地步,宁愿战死也不投降。

平型关大捷,为何日本鬼子宁愿战死也不做俘虏,日本老兵:不敢

为何日军士兵不肯投降,并非单纯的武士道精神

关于日军士兵不投降的原因,很多人都会想到武士道精神,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在《平型关战斗经验》一书中,就写到:“日本兵至死不肯缴枪,主要是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

平型关大捷,为何日本鬼子宁愿战死也不做俘虏,日本老兵:不敢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在平型关大捷中,日军士兵不肯投降,还有另一个原因。据当年侵华的日本老兵回忆:日军侵略中国,到处烧杀抢掠,所以军队中就警告士兵在战场上千万不能做俘虏,否则会受到中国军队的报复和虐待,很多日本士兵信以为真,所以也就不敢投降。

可事实呢,对于日军俘虏,八路军制定了优待政策,不仅不会虐待他们,在战争结束之后,还将他们送回了日本。日本人的这种担心,明显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让后世贻笑大方。

参考文献:《平型关战斗经验》

上一篇

英国女孩嫁来中国,母亲诅咒她的孩子自尽而亡,结果一语成谶

下一篇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你选谁?她回答12字,诞生一个骂人的成语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