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清明节的那些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明节的那些事
收藏 0 0

一说起清明节,一般读过小学的人都会想起两句诗 ,两个人,两句诗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看,多朗朗上口,以至于牙牙学语的婴儿都能张口就来,何止是读过R 3 z 2 V w 0 c小学的人

2 I ( & n (是有关清明节的诗何止这么丁点儿F K q , l,未免也太小看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歌产出效率了,李白听了第一个就不乐意了,文末奉上几首可爱的清明诗歌,读一读,以后不要一到清明节就只会“雨纷纷,欲断4 h u c E O ] u魂”,多掉价啊

重点来说说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晋文公重耳和他的随臣介子推,这两个人Y V k N 0 o ~ @的故事可谓是感天动地啊,可能有些人已经忘了2 a f (,我来给大家复习= X . a # j _ k复习

传说春秋时晋国发生内乱,太子重耳被迫流亡,流亡期间 ,就只有介子推跟随在他身边。流亡的日子不好过啊,经常是有了上顿没2 L s X下顿,有一次翻山越岭的时. B h F d e候,实在没有吃的了,可重耳已经饿得两眼冒金星了,再不搞点吃的就要喝孟婆汤了

介子推眼看着主公就要不行了,吃的又找不到,没办法,只好忍痛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重耳充饥(是个狠人),这样的救命之恩,重耳在当上了国王后,却忘记了介子推

清明节的那些事

晋文公

介子推本来也不求什么功名利禄,于是就背着老母亲躲进深山 。晋文公后知后觉,Y 5 ^ t终于发觉了自己的疏忽 ,派军 队去找介子推 ,找不到a / Q D U , 又有人给他出了个馊主意 , 说是只要放火烧山 ,介子推就出来了

结果呢 ,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 棵大树硬是被活活烧死了 。 晋文公很后悔 , 就把这一 天定为+ q , h h X S . 7寒食节 ,不许点火,用来纪念| u % 9 P – t介子推,后来寒食节就S Q G D w } 6 *慢慢演变成清明z r O节了

清明节的那些事

割肉救主

这个故事有三个点需要说道说道,一个是这个晋文公重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是这个故事到底靠不靠谱,是不是清明节真正的起源,b 8 S 9 a $ ~还有一个就l z ] c f d 3是如果换成是你,你会不会同意放火烧山

晋文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成语叫“退避三舍”,就是跟他发明的,从中我们可以对他的为人窥得一二。事情是这样的,i O N ; h . W .晋文公在流亡期间,周游列国,寻求帮助,或者借宿,或者讨点吃的,反g y 8 ( ; @正就是寄人篱下,很是苦逼

在他来到楚国的时候,楚成王以诸侯的礼仪款待了他,弄得重耳很少不好! i v b G意思,当然,楚成王. ) M w 5 A x X )的款待也不是免费的,他就问重耳,我现在这么厚待你,你将来拿什么报答8 o q我。重耳说,奇珍i e s异宝,金银珠宝,对你来说都是多余的。楚成王又说,话是B r , _ % 4 v这么说,那你到底p H e 4 7拿什么报答我呢?重耳来劲了,“如果万不得已,楚国跟晋国兵戎相见的时候,我的军队会后退三舍(一舍约等于15公里),以示报恩”。楚成王听了,啧啧点头,不愧是帝王家的子弟,都朝不保夕了还这A K ? k么有自信

后来楚国跟晋国确实兵戎相见了,晋军也确实遵守承诺,后退了三舍,可楚国的军队天真啊,根本就不知道这是晋军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战术,轻易冒进的结果就是败得一塌糊涂。唉,晋文公是什么样的人我就不做评价了,只能说,但凡成帝业者,都是没有感情的政治投机者

清明节的那些事

退避三舍

好,下一个,这个割肉和烧山故事到底靠不靠谱,我的答案是不靠谱的。《史记》中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致死不复见”。全书都没有说到割肉和 O F烧山的事,只是说了介子推跟母亲上山隐居,至死都不再见过晋文公。也就是说,介子推确有其人,但是故事却是编出来的

其实中国的清明节源于商朝,是古代帝王将相,追思先人、祈福于祖先及神灵,祈求得到他们护佑国家和泰、民众安康的盛大“墓祭”节。后人效仿,继而成为我国汉族祭祖追先、慎终追远的扫墓节

在古代,祭祀这件事,是比任何A 8 . A事情都要9 [ [ 8 ) t重要的。天子祭天,祭地,老百姓祭祖先,一般负责祭祀的人都是家族里最有分量的人,所以,不用等到介子推割肉. # O Y O & S和晋文公烧山,中国人早就j i } Y知道祭祀先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了,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哪里用得着故事来启发

那为什么人们还是一厢情愿地相信这样悲壮的故事呢,重大的节日需要伟大的人物来衬托,就好像端午节一样,屈原也被后世歌颂,尽管可能也是子T $ N C , L :虚乌有的故事,但是如我之前的观点所说,只要能够M R S = a给后代以启迪,以力量,就 D = R无所谓真假了

代人过清明节过得很单调,最多H { 0 r的是扫扫墓,踏青。反倒是衍生了很多陋习,比如某些人家扫个墓,大摆宴席,铺张浪费,以示他家底厚,还有最可笑的就是给先人烧各种各样的东西,活人有的,死人也有,活人没有的,死人更有,毕竟,烧个纸扎的房子,比现实中买一套D G v )房要容易得多得多了。这几年好像还好一点,没那么严重了,说明大家的觉悟有所提高

相比现代人,古人过清明节的段位就高很多了。首先有一个活动叫取新火,跟清明节前一J c / q c : = ~天的寒食节有关。 据史料记载 ,唐代的皇帝要在清明节举行 “ 清明赐火 ” 的典礼 ,公元年清明节 ,白居易) K M B I得到 朝廷赐火 ,还专门写过一 份谢状 ,这份谢状后来被收人了 《 白 居 易 集笺校》这本书里 ,可见此事之隆重

在 一 些唐 诗里 ,也都有着当 时的 民众在清明节钻取新火的描述 。还有个 说法 , 是说大家在这一天钻木取y T 8 A ) w火 , 谁先钻得火 ,把火种献给皇帝 , 就能得到重赏

另外一个活动就是插柳, 《 武林 旧事 》卷三 “ 祭扫 ” 云 : “ 清明前三日为寒食 节 , 都城人家 ,皆插柳满檐 , 虽小坊幽曲 , 亦青青可爱 。 ”

《 梦粱 录》 卷二 “ 清 明 节 ” 则云 :寒食 , “ 家家Q g $ r 6 以 柳条插于门上 ,名曰明眼 ” , 又 云 : “ 寒食第三 日 ,即清明节 ,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 ,先进者赐金碗 、 绢三匹 。宣赐臣僚巨烛 , 正所谓 ‘ 钻燧改火 ’ 者 , 即此时也 。 ”

清明节的那些事

插柳

吴 自牧 ,这B 4 Z =说 明唐 朝 “ 清 明 改火 ” 的 风俗 到 宋朝依旧沿袭 ,而当年杭州百5 u o q = 3 n ~姓家在门楣或屋檐上插柳条也已蔚然成风 ,那时的插柳已经跟取火没多大关系了,更多的是起僻邪,乞求安康的作用

还有就是吃青团 子 , 一 般认为 ,青团子是从青精饭演化而来的 ,与$ h ` v O 5道家 、佛教都有些关系 ,起初在 四月八日食用 ,后来逐 渐演化为清明团子

杭州民间还有 一种 “ 清明狗 ” , 也是一 种饮食; 5 c b 。 清明节做团子时 , 特地捏几只小h q T x = U狗形状的 , 不放馅 , 蒸熟后挂在风口吹干 , 一 直要到立夏节 ,才取来煮了,给家里的小孩吃 。 俗信以为可E J % Q z { U b以让U M L % ; H V !孩子像狗 一 样结 实 ,或者说可以不疰夏 。其实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

最典型的s _ ` ) G一个活动就是放风筝了,《清嘉录》曰 : “春之风自下k X : $ f |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人z E – / [ C z Q B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秽气,当风筝高飞时,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意涵放风筝者或者家人的疾病、秽气都+ s R让风筝带走了

所以,有条件的朋友,在这万物复苏的节日里,不( g p N p妨约上三五好友,来一` u x ; ! v场说走就走的放风筝去晦气party吧,至少找找童年的感觉嘛

清明节的那些事

玩不起钓鱼,放放风筝也是不错的

最后,来几首有关清明节的诗吧,说不定在家庭聚会上拼才艺用得上哦

白居易j * , e ^在《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 道x 3 T K n c B X z士》中写道W ! % q N A c :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这是一首伤心的诗,扫墓的时候用得上

王禹偁《清明》 :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h 2 ) Z i [ 5这是一首怡然自得的诗,怡然自得也是必须的,清明时节的天气真的很怡人

韦庄在《长安清明》吟唱道 : “蚤是伤春暮雨 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T B ` s . n B )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8 G 8 | M k / T。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B [ 5风光似昔年。”这是一首描写唐代老百姓过清明节S G X P 7 {的盛况,各式各样的活动,好不热闹

上一篇

都说晋无公族,它是如何形成的?爱折腾的晋国终于把自己玩没了

下一篇

谁曾想,清王朝最后50年是靠鸦片“续命”的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