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收藏 0 0

西汉武帝喜好神仙,听方士们的话,在建章宫西南部建造了一座高大的“承露盘”,据史料描述它“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以后,历代帝王往往在皇家御苑中建立铜仙承露台,延续到清代。

对于此,学者郭久琪在紫禁城杂志《北京曾有几处“铜仙承露台”》一文中作了详细介绍。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铜仙承露台 网络图片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汉武帝 网络图片

现今北海琼华岛的西北部半山处,有一座铜仙承露台。关于它的历史有多种说法。如《中华名胜古迹》云:“不知建于何年,殆为金元之遗迹欤?”

按乾隆帝《御e C *制塔山北面记》叙述小昆邱亭之后说:“又西为铜露盘,铜仙竦双手承之,高可寻尺,此不过缀景,– – 7 = .取露实不若荷叶之易,则汉武之事率M % ~ f P Z I ) c可知矣!”(按,乾隆此语颇有为自己解嘲之意,说明他自己并不迷信甘露长寿之说,只不过h c V 5 7以此点缀风景。如果此承露盘与他无关,他不必为自己解j 6 L / p J嘲。因此不少人相信是他所立。)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北海琼华岛铜仙承露台

明代杨士奇《从游西苑诗》中有“琼液总颁仙掌露,金枝皆插御筵花”之句。似乎明中叶西苑已有承露盘了;乾隆时可能是d D ; x ) L重建。因此,怀疑它是金元遗迹,也有道理,但决非汉U X * q w ? b ) C武帝时承露铜仙,因为汉武帝时的铜仙大得多。

北海这个承露台比汉武帝、魏明帝所建的要小得多,却很精美,半山处有一座方形高台,有白玉栏杆围绕,从南面入口可通台上。中间一座八角形高0.61米的底座[ F x d,上面竖着一根高T K % f i n w Z2.8米的盘龙石柱,柱身精雕蟠龙纹,柱顶站着一尊1.5米高的铜仙,双手高举一个荷花形大铜盘,向高天承接甘露。

特殊十年时期铜仙承露盘被拉倒} p | o Z , h ,,仅留下斜断剩下的一小段,四周栏板被拆掉。铜仙被废品回收公司拉走,以后被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保存。1972年北京市公用局园林组向中共北京市委请示修复铜仙承露台,恢复原状,将周围的栏板从埋藏之处挖出重新安装配合。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未损毁时的绮春园石灯台

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在圆明园东南方,D U 6 v始建于乾隆中叶。其i T &规模没有后来那么大。“旧为大学士傅恒及7 | W W s g W其子大学士福康安L 6 4赐园,没后缴进。嘉庆间始加缮葺。仁宗御制绮春园三十景诗,有宣宗恭跋。”(吴振棫《养吉斋从录》)嘉庆年间,将园西诸小园并入。其总面A # |积比长春园略小。因它是由几个小园合并而来,各小园之间有些有围墙相隔,但全园河梁湖泊彼此沟通,把全园连成一个整体。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绮春园仙人承露台

在其东北部有两片较大的湖,东面湖泊的中心有两座岛,s z u西大东小,岛上各有些古式建筑物。西岛名曰“凤麟洲”,当是借用古代时《海内十洲记》中仙岛“凤麟洲”之名。两湖的东、西、北三面都有青山围住,两湖的南岸都安排了建筑群。两湖之间的一带青山上,有一座仙人承露台。也称“露水神台R r z l $ { T”,从东西两面的湖上或周围的岸上,都可以望见这位承露铜仙。其西南方为涵秋馆。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乾隆花园承露台全景

以后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三园,八国联军又把圆明三园的残迹破坏了不少,但这座露水神台并未完全毁坏。民国前期在中山G ! j [ n –公园 “建石灯台”,据说使用了圆明园绮春园承露台N B +得石雕。但据中山公园编辑组宋维先生说:“此石灯台已于解放后拆除,基座石块大多数运回圆明园,仅最大的一块石雕仍存中山公园内。这座露水神台应比北海的铜仙承露台大得多,可惜已经毁了!”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乾隆花园承露台望柱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乾隆花园承露台栏板

修建铜仙承露台的惯例,从汉武帝开始,在北京就有多处承露台

乾隆花园承露台a U y s柱头

此外,故宫乾隆花园中也有一承露台。

上一篇

经数字复原圆明园勤政亲贤,看上去十分美妙,但附近不复存在

下一篇

清帝王曾在圆明园设立办公场所,相当于故宫的养心殿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