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古代皇帝为何立长不立贤?你是皇帝也会这么考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皇帝为何立长不立贤?你是皇帝也会这么考虑
收藏 0 0

自从出现了私有财产,就有了财产继承制,远古时期的父系氏族社会即是如此。一个父亲自然不可能只生一个儿子,在儿子众多的情况下,怎么分配财产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后来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建立,古代最昂贵的可继承财产也出现了,这样东西就是君主的宝座。

古代皇帝为何立长不立贤?你是皇帝也会这么考虑

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需要宗法制来维持王室贵族的财产地位传承,世袭罔替。夏朝至商朝再到周朝,宗法制度经历了确立、发展、发展完善的过程,并且深刻影响了后世。而宗法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说得通俗点,君主们选立继承者的时候,第一人选必定是自己的嫡长子,也就是正妻生的大儿子;如果不止一个嫡子,就选年龄最大的那个;如果长子是妾妃所生,正妻生的反而年纪小,那也得根据出身来,选正妻生的儿子;如果正妻没有儿子,就在妾妃中选出身最贵者。

古代皇帝为何立长不立贤?你是皇帝也会这么考虑

商朝的商纣王就是因此做了商君,他那两个同母哥哥出生时,他的母亲还是妾妃,偏偏生下纣王时,他的母亲已经做了正妻,因此纣王才是正经的“嫡长子”。这种现象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历朝历代,“嫡长子继承制”都会对历史产生影响。

秦始皇一生没立过皇后,只有一个长子扶苏,原本扶苏应该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谁知扶苏被他派到了外地,皇位被十八世子胡亥夺走,秦朝二世灭亡;汉武帝一生先后宠幸了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赵婕妤等著名女子,阿娇无子被废,卫皇后生的嫡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

古代皇帝为何立长不立贤?你是皇帝也会这么考虑

谁知卫皇后晚年年老色衰,不受宠幸,汉武帝更喜爱赵婕妤生的幼子刘弗陵,太子刘据兵败被杀,最终刘弗陵即位为汉昭帝,这属于因为皇帝喜恶改变“嫡长子继承制”的例子,汉朝虽然没有在汉昭帝手上灭亡,但他即位时才几岁,朝政被权臣把控,最终年仅21便去世。

东汉末年,曹操考虑魏王继承人时,虽然喜爱曹植,最终还是立了长子曹丕;立储并不是君王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朝臣、外戚、太后都能干预甚至改变皇帝的决定,而朝臣一般会在皇帝想改“嫡长子”继承制时做那股阻力,例如明朝万历皇帝想废长子朱常洛未成功一案。

古代皇帝为何立长不立贤?你是皇帝也会这么考虑

康熙帝的大儿子胤褆,虽是长子,无奈他的二弟胤礽才是赫舍里皇后生的“嫡长子”,不管他怎么费心经营,也敌不过胤礽在康熙帝心中的位置(虽然胤礽最后也被废了)。嫡长子继承制在封建社会算是比较成熟的制度,皇帝们立长不立贤,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如果你是皇帝,考虑的也会是让江山稳固,避免皇子内斗而横生祸乱。而谁是嫡子,谁是长子,一出生就注定了,如果所有的皇子生下来资格都一样,他们只要拉到足够的支持,让大臣们说自己有多贤,就能继承皇位,那么整个朝堂岂不被党派塞得满满当当,一片混乱?

古代皇帝为何立长不立贤?你是皇帝也会这么考虑

所以康熙帝对“八贤王”不满,认为他心思狡诈,结党营私。二来,自古并不缺少打破“嫡长子继承制”导致王朝混乱的例子,这也让那些有识之君有所顾虑。当然,有的皇帝确实没有嫡子,只能从庶子中选贤能的,嫡长子继承制也会出现幼主被权臣外戚控制的情况,那又是别话了。总之,培养一个适合继承皇位的嫡长子,绝对比每天处理儿子们的掐架轻松。

上一篇

都知道,秦国发展壮大商鞅功不可没,但他也只是此人的“加强版”

下一篇

同样是好逸恶劳,为何刘邦陈平都娶到富家女,韩信只得胯下之辱?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