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萌小神兰兰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东汉中晚期另一位以清廉著称的官员,就是曾在邓绥太后临朝时期担任要职的杨震。他出身于陕西“弘农杨氏”,也属名门望族,但从小就命苦。童年时,杨震父亲杨宝撇下孤儿寡母三口(杨震有弟弟杨谭)英年早逝,杨震小小年纪挑起家庭生活重担,种地打粮挑水劈柴,奉养母亲照料弟弟,还开了几亩荒地种草药以换钱贴补家用。到杨震十五岁那年,杨震父亲杨宝的生前挚友太常桓郁登门拜访。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杨震雕像

一番交谈后大为赞叹,当场决定收杨震为徒,命杨震随自己去洛阳求学。临走时,杨震与母亲依依惜别,母亲一字一句说出了她对儿子的期望:“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杨震含泪叩别母亲,将这句话,一字一句,铭记于心。事实证明,他没有违背对母亲的诺言。杨震在跟随桓郁求学的时候,除了刻苦学习外,也曾做过一件得罪桓郁的事。某一日桓郁开班讲课,说到了西汉欧阳派先贤,汉元帝时代名臣欧阳地余清廉自守的故事。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洛阳

这位官至侍中的大儒一生清贫,去世时家无余财,留遗言给子孙:死不接受官府赏赐。如此“廉政模范”,自然让众学生钦佩不已,纷纷表态要学先进。轮到杨震,却是长长地“唉”了一声。桓郁奇怪了:“这个平时听话的好学生咋啦?敢对先贤不敬?”刚要张口训斥,却听杨震低头感慨说:“他虽然清廉,可那时官场风气败坏,贪腐横行,难道就没有他的过失吗?”杨震敢议论大儒的不是,桓郁很恼火。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儒教绘图

刚想卷袖子教训他,却见杨震抬起头来,斩钉截铁地说出了他从此奋斗终身的理想:“儒家弟子当清廉自守,更要铲奸除恶,匡扶社稷,如此方不负圣人之教也。”此语一出,满座皆惊。桓郁愣了半晌,仿佛才认识他这个学生似的。终于,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欣喜地对杨震说:“你有如此抱负,这很好,但更要多历世事,体察民情,方能如愿啊!”。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桓郁剧照

出师后的杨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家乡教书育人。他开始步入仕途,是在110年,他五十周岁的时候。那天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很神话:杨震正在讲课,突然有一只鹳雀飞进课堂,口叼三条鳝鱼放下,然后扑棱着翅膀飞走了。杨震不解,找人询问,得到答案是:“鳝鱼是做大官的象征,三条鳝鱼,说明你将位列三公。”然后,杨震就放下教鞭,从此入朝为官。有一部分说法则不是神话:彼时在位的汉安帝母亲邓太后赏识杨震,从是年一月开始,连续三次由其兄长大将军邓鹭——亲自登门邀请,终打动杨震。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后汉书》

“鹳雀送鳝”的故事与其说是神话,不如说是坊间对杨震的一个期待,期待这个品行高洁的“关西孔子”,能亲手书写一段铲奸除恶、振奋朝纲的神话。杨震入仕后,最初做的官都是封疆大吏,先做荆州太守,再做东莱太守。他到任以前,那些地方都是变乱丛生的乱地;他到任后,都变成了欣欣向荣的乐土。他的执政方式,一是清廉,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都力求简单,而且带着属下一道搞廉政。二是胆子大兼抓主要矛盾,每到一处都打击豪强,而且专挑最有背景的下手。

杨震去洛阳求学时,母亲对他说: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荆州

做荆州太守的时候,把当地豪强杜家几十口抓了办罪,吓得当地豪强纷纷服软,主动配合杨震。三就是他脾气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当地连续多年水旱灾不断,乃至于“人相食”,可国家没钱,官仓早就空了。杨震想了办法——找当地富户豪强借粮,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东汉开国功臣耿家。杨震直来直去地登门求,求了两次,人家都两个字—不借。杨震倔脾气上来,干脆守在耿家门口,铁了心地和耿家“耗”上了。这一耗就是整整三天,杨震水米未进,竟活活晕倒在耿家门口。

参考资料:

·《后汉书》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