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王子的分享影视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唐代文学最当盛名的自然是唐诗,唐诗之外人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唐传奇了,因为唐传奇革新了以前小说类作品的模式,抛弃了那些作品中的志怪色彩,完全记述现实世界,将小说直接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唐传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就是《莺莺传》,它是后来元代四大名剧之一《西厢记》的发端,而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则明显受到《西厢记》的影响。可见这《莺莺传》的重要性。《莺莺传》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男主人公叫张生,是一个书生,女主人公叫崔莺莺,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小姐。张生旅居蒲州(今山西永济)普救寺时遇到兵乱,帮忙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崔夫人一家。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张生剧照

在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崔莺莺一见倾心,即通过婢女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私订终身。后来张生赴京应试落第,滞留京城,依然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表深情,恩恩爱爱。但时日一长,张生觉得崔莺莺是“妖物”,会断送他的前程,便书信渐少,终至于音讯断绝,爱情终了。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现代人都能看出这是一篇始乱终弃却将女人妖魔化的故事,但作者意在赞扬张生“善于补过”,为他的薄幸辩护,令人憎恶。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这篇作品的评价是:“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崔莺莺绘图

”这篇“遂堕恶趣”的唐传奇,其作者就是本篇的主角元稹,并且据研究者考证,《莺莺传》正是元稹少年时恋爱旧事的演绎,张生的原型正是他本人。正是由于有这些轻薄往事,几十年后当他好不容易官至卿相被拜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时,“朝野杂然轻笑”(《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九》),大家觉得元稹德薄,出任宰相匡正天下得失就像一个笑话。但所有这些并不妨碍他成为中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及颇具才干的官员。七七九年,元稹生于洛阳一个士大夫之家,自小饱读诗书,七九三年参加明经科考试,一举高中。七九九年初入官场,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任职。当时当地驻军叛乱,蒲州动荡,元稹在朋友的帮助下离开了那里,暂时借居一个远房亲戚家躲避战祸。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元稹绘图

不成想亲戚家的幼女正值豆蔻年华,才貌双全,一来二去便与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的元稹相恋,最后元稹西入长安求取功名,这一段恋情便不了了之。这正是《莺莺传》故事的原型。八三年,元稹参加吏部考试,顺利登科,随后被任命为校书郎,并在此前后认识了终身好友白居易。做了京官之后,元稹便一心考虑如何加官晋爵、建功立业。虽然元稹初出茅庐,但当时的京兆尹韦夏卿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相信他凭借出众的才华定能有大好前途,便有意将家中最宠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他。元稹知道京兆尹有此意,刚开始有点犹豫,因为此时的他在蒲州还有恋人。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京兆尹绘图

这位恋人知书达理、温柔贤惠,虽也家中富有,但毕竟无权无势,对于他心心念念的功业之事帮助有限;而韦氏幼女虽然尚未谋面,但毕竟出身官宦之家,父亲位高权重。他思前想后,再三权衡,最后决定放弃蒲州旧情,迎娶韦家幼女。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韦家少女才貌出众、贤良淑德,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女子与他一见如故,有情有义,丝毫没有富家小姐的脾气,更没有对他这个高攀的小官宦之子有丝毫不敬之意。这年十月,韦夏卿另授东都洛阳留守,要赴洛阳上任,但由于“谢公最小偏怜女”,割舍不下心爱的小女儿韦丛,元稹、韦丛夫妇干脆同行洛阳,侍奉韦夏卿左右。到洛阳后,年轻的元稹夫妇还没有能力另置宅邸,就住在韦夏卿的家中。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韦夏卿绘图

直到第二年年初,元稹才返回京城就职。由于韦丛依旧留在洛阳,所以这段时间就苦了元稹,经常要在洛阳和长安之间奔波。在政途上,难说元稹从这桩婚姻中是否直接受益,但可以确定的是,元稹从这段婚姻中获得了令他终生难忘的爱情和幸福。自从嫁于元稹以来,韦丛一改大家小姐的做派,家中事务一手包办尽全力支持元稹读书、考试、做官,不让他为家中俗务分心。八O九年,三十岁的元稹被授为监察御史,奉旨出使剑南川东,意气风发,经常上书言事,弹劾不法官吏,终于触动了藩镇利益,得罪了朝中权贵,最后被借故外放至洛阳,虽然仍然是监察御史,但是权力受到了削弱。

元稹自小饱读诗书,大家为什么觉得元稹出任宰相就像一个笑话?

韦丛剧照

恰是这一年,元稹的仕途渐渐有所起色,生活即将有所改善的时候,与他一同过了七年贫贱生活的妻子韦丛病逝,年仅二十六岁。而最为可悲的是,当时元稹刚被外放洛阳,妻子逝世时他还无法回长安为她送葬,韦丛孤独离世。元稹内心极度伤痛而内疚,在洛阳郁郁寡欢,陆续写了好多首诗悼念亡妻,追忆亡妻生前与他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生活,如“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遣悲怀三首·其一》);表现了妻子去世后自己睹物思人的情形,如“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遣悲怀三首·其二》);也表达了对妻子的感念与感恩。

参考资料:

· 《莺莺传》

· 《遣悲怀三首·其二》

上一篇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有必要也想,但真的不可以

下一篇

《三国演义》的管理哲学,看透了,读懂了,受益匪浅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