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不死不休的姜维,北伐之路何其艰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不死不休的姜维,北伐之路何其艰难
收藏 0 0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都有为理想坚持执着过的经历,只是后来年纪大了些,当初的坚持理想变得渐渐遥不可及。能够一辈子坚持理想,执着前行是无比幸福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里面说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一辈子执着于楚国的强盛,为之献出了生命,令人敬佩。三国时期,也有这样一位毁誉参半的英雄,他为了北伐事业坚持奋斗了一辈子,最后献出了生命,他就是蜀汉名将姜维。

不死不休的姜维,北伐之路何其艰难

姜维

在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了北伐遗志。姜维虽然是魏国的降将,但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在蜀军退军中,被安排了断后的任务。姜维初次用兵,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使用诸葛亮木偶吓退了司马懿的追兵。然而姜维过于年轻,虽然继承了武侯遗志,但此时职务太低,只能随大军返回成都。

是金子总会发光,姜维能力出众,很快就崭露头角。虽然职务有限,但姜维还是开始了自己为理想赴汤蹈火之路。姜维的北伐之路,充满了无数艰辛。在随蒋琬驻军汉中后,姜维开始积极谋划策反西羌,一次又一次孤军深入羌人境内,取得了羌人的信任。但魏国并非昏庸之国,也深知羌人连接蜀汉的危害。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大部队西征羌人部落。由于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并不支持大举北伐,因而姜维得不到蜀汉大军的响应,虽费尽心机,却也无法将羌人和蜀汉联合。

不死不休的姜维,北伐之路何其艰难

三国

公元247年,姜维升为卫将军,和大将军费祎一起治国理政。然而,此时的费祎并不支持北伐,限制了姜维的兵马,每次不足万人。姜维虽然心怀复兴汉室之志,无奈兵马有限,虽然劳心劳力,也没有取得大的战果,反倒是奔波于西羌和陇西、汉中之地,白受风霜之苦。

公元253年,费祎被刺杀,姜维独掌军权,终于有了实现理想的机会。姜维开始大举北伐,企图吞并陇西之地。短短9年时间,姜维北伐了6次之多,然而每次均以失败告终。姜维北伐过于频繁,不得人心,连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也认为姜维穷兵黩武。公元262年,在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失败后,怕被宦官黄皓加害,不得已屯兵沓中。

不死不休的姜维,北伐之路何其艰难

姜维

魏国大举伐蜀,姜维积极谋划,在剑阁堵住了钟会大军,成功实现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初步规划。可惜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投降,姜维放弃汉中,围歼魏军的谋划再一次化为泡影。刘禅投降后,姜维投降了钟会,但仍不死心。姜维成功劝说钟会自立,然而计划泄露,双双殒命。一代名将,就此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不死不休的姜维,北伐之路何其艰难

偷渡阴平

百折不老,越挫越勇,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艰难。像姜维这种为了继承丞相遗志,虽九死而不悔的决心令人钦佩。想来姜维自刎之时,心情应该如西楚霸王项羽一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佑蜀汉,人力如何能够逆天。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上一篇

貌似战绩辉煌,实则水平一般的燕国名将乐毅

下一篇

决定王朝兴衰的从来都不是战马,而是爱国爱民之心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