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收藏 0 0

秦末汉初,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天下群雄并起,但是随即又纷纷谢幕,最后站在台上只剩两个人,就是刘邦和项羽。当然最终的结局我们都很清楚,刘邦是开创了大汉400年的基业,而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时项羽真的是带着虞姬一起过了乌江,他有没有可能东山再起,击败刘邦呢?

笔者认为:不可能

第一、刘邦的军事实力已经远强于项羽。

刘邦在垓下之围时已经基本平定了当时的北方,在垓下之战前,楚汉双方实力的天平已经倒向刘邦,整个北方都是刘邦的势力,而反观当时的项羽,北方盟友基本倒戈,后方也被彭越搅得是千疮百孔,战争潜力基本枯竭。即便是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估计也没有多少翻盘的资本。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当时的楚汉战争地图)

第二、项羽的作战方式受到较大限制。

项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骑兵统帅,它的运动战在当时是无人能及,可是失去了北方盟友就意味着失去了战马的来源,后方的留守部队不太可能拥有大量战马,所以说项羽在垓下之战后已经无法再进行他最擅长的战斗方式,翻盘的可能性应该来说比较渺茫。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西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乌江自刎时年仅30岁)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

第三、楚汉双方的人力储备也有较大差距。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之后,项羽手下可以说聚集着当时最精英的人才队伍,但是短短四年时间,就变的人才凋零了。项羽的老谋臣范增被陈平的离间计搞的是备受冷落,最后活活气死。骁勇善战的大将龙且[jū]亲率20万大军攻打韩信,被韩信用水淹之计斩杀。还有英布,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就叛楚归汉,还有刘邦的重臣韩信,最初他投奔的也是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反投刘邦后成为头号军师。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项羽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龙且[jū](出生不详-公元前203年),秦末名将,项羽手下第一猛将)

如此一来,项羽还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只有寥寥几人。而反观刘邦,除了跟他一起出山打天下的萧何、夏侯婴,首席猛将曹参、樊哙,再加上从项羽军中吸收的韩信、陈平、英布等,到了垓下之围的时候,刘邦的人才队伍已经庞大到了不知道该用谁的程度了。项羽即使带着所剩不多的部队回到江东,估计也很难对付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萧何(出生不详-公元前193年),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曹参,出生不详—公元前190年,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第四、项羽的性格和脾气有缺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商太低。

作为一名军事家,项羽无疑是一位杰出的统帅,他对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对于军队的灵活指挥,都无以伦比。但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也很明显。项羽比较喜欢勇猛威武的人,从鸿门宴上他对樊哙的态度可见一斑,所以说项羽最信任的人都很勇猛,但是他手下的谋士反而不太被重视,连范增也不是很贴心。这样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它的群体很难有大局观,这也是他最后被围垓下的原因之一,别人做好的套,他勇猛地冲了进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樊哙,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

项羽的性格上还有一个天生缺陷,那就是不能因人而异,对手下人基本上都一样,没有考虑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得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与对方沟通和交流,比方说九江王英布当时对项羽的征召表现的模棱两可,于是项羽派使者过去责备,然后使者被杀,英布投敌,看来英布本人并不是一个愿意被别人责备的人,你得顺着他,如果把对英布的这种方式换到对他忠心耿耿的龙且[jū]身上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他肯定会马上出兵,所以这也体现了一种领导艺术,再看刘邦是怎么做的,韩信当年提出要做个假王的时候,刘邦气得肺都要炸了,可是嘴巴上说韩信小家子气,男子汉大丈夫做什么假王,要做就做真王,结果韩信因此为刘邦忠心卖力,出谋划策。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英布,出生不详—公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

第五、项羽的气量太小,容易被激怒而坏大事。

当时为了给叔叔项梁报仇,一怒之下,坑杀了20万秦兵。想灭了刘邦,结果最后被迫追到了乌江边,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反而说是老天要亡他。如果历史可以重演的话,他就算是跑到江东,也会被对方一番羞辱,然后气的出城迎战,手下一帮血性的亲戚同仇敌忾,再次义无反顾地冲进韩信和张良的圈套。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韩信,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候,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上图—张良,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总的来说,项羽太年轻,当时只有30岁,年轻气盛,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一直是高高在上,结果没想到垓下之战一败涂地,对他个人的信心打击是可想而知,所以说即使他能够有命回到江东,恐怕也不是当年的西楚霸王了,也不太可能扭转整个战局,历史如果可以改变的话,最终的结局恐怕也是一样。

上一篇

帮助康熙帝除掉鳌拜的不是魏东亭,也不是韦小宝,而是他们

下一篇

他是顺治、康熙两朝大将军王,曾率军平定三藩,死后却被夺官降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