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大义戏子永垂不朽,卖国宰相遗臭万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大义戏子永垂不朽,卖国宰相遗臭万年
收藏 0 0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诗便成了戏子无义最有力的佐证。这种说法的根源来自于戏子的职业本身。在舞台上他们擅长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感情,足以以假乱真。以至于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也很难判断他们的言行到底是作戏还是真情。然而,却有戏子对国仇家恨感同身受,痛骂卖国贼于闹市,虽因此丧命,却羸得世人的尊重。

大义戏子永垂不朽,卖国宰相遗臭万年

杨鸣玉,杨州人氏,原名杨阿金,号鸣玉,家中排行老三人称杨三先生。是晚清时期时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因其在京剧丑角表演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画谱

大义戏子永垂不朽,卖国宰相遗臭万年

而流芳千古。在杨先生病故后,曾有“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的说法,其中“李二”指的是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对联后面的故事。

因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卖国行径,被光绪帝褫夺了黄马褂,成了万民唾骂为汉奸卖国贼。当时活跃在京津戏剧舞台上的苏丑杨三先生,也借演昆曲影射斥责李鸿章卖国求和的丑行。有一天,他在京演昆曲《白蛇传》中的《水斗》一折,当白娘娘(白蛇)率领众虾兵蟹将水淹金山寺大战法海时,他见乌龟精和鳖精所穿服装像朝中官员所穿的黄马褂,出于爱国义愤,便借题发挥,临时增加台词,对龟精和鳖精说:

“娘娘有旨,此番水战,不准败退,汝等如敢缩头求和,定将黄马褂剥去”!

大义戏子永垂不朽,卖国宰相遗臭万年

他虽没有点李鸿章的名,但观众都心知肚明,他是在骂李是缩头乌龟,求和卖国,被剥了黄马褂,所以大家立即会心地哄堂大笑,高声喝彩,他因此得罪了李鸿章,竟被地方官迫害致死。杨三冤死之后,他精的表演艺术,无人继承,使人们感到万分痛惜,于是有人撰联曰“杨三早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联不但整句对仗,而且每个字、每个词也都对得严丝合缝 “李”对“杨”,既都是木字旁的树木,又都是姓。“二”对“三”,都是数字,合起来,“李二”对“杨三”又都是人名对偶。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 “李二”,杨鸣玉排行第三,而称为“杨三”,对得多巧。以“先”对“早”“生”对“死”,合起来,以“先生”对“早死”,也是恰当不过。又以“是 对“无”,属同一词性。以“汉”对“苏”,都是地名,“奸”对“丑”,都是形 容词,合起来“汉奸”对“苏丑”,又都是名词。此对联既表达了对爱国昆曲表演艺术家杨三之死的惋惜和怀念,又表达了对卖国汉奸李鸿章的痛恨和咒骂。对联词义俱佳,故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大义戏子永垂不朽,卖国宰相遗臭万年

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杨三先生的爱国心必将流芳千古,而卖国宰相李鸿章也定会遗臭万年。

上一篇

百家姓:钟姓起源及其分布

下一篇

钢铁包裹,早期西方重骑兵的板甲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