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康熙的孩子们读书起的比鸡早,幼稚启蒙教育,得向他学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康熙的孩子们读书起的比鸡早,幼稚启蒙教育,得向他学习
收藏 0 0

在今天一些人的心中,认为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才算是给孩子真正的爱。但是,我们说养育,不但强调是养,更要强调育。这所谓的育,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在古代的时候,特别皇族血脉,孩子的教育关系的国家的命运。作为大清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不仅文治武功卓著,而且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也是有其独特的方法。

众所周知,康熙康熙这位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是极尽关爱、包容之心,可为什么会让他与别的皇帝不一样呢?

康熙的孩子们读书起的比鸡早,幼稚启蒙教育,得向他学习

这不得不说到康熙出生的原生家庭了。康熙出生于北京紫禁城的景仁宫,八岁的时候他就失去了他的父亲福林,自己不得已而坐上了皇位。母亲佟佳氏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孝康章皇太后,本应该给玄烨这个失去父爱的孩子更多的母爱。但不幸的是,佟佳氏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在玄烨十岁的时候也撒手人寰了。

在两年之内,康熙先后失去了自己的双亲,这不得不给他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极深的烙印,内心深处极度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康熙晚年之际,也曾感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成欢。正是这样的原生家庭背景,导致康熙在自己也成为了父亲之后,在他的内心深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如自己那般,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在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康熙这位父亲是极尽关爱、包容之心。

康熙的孩子们读书起的比鸡早,幼稚启蒙教育,得向他学习

康熙曾家训告诫说:“人在幼稚,精神专一通利;长成以后,则思虑散逸外驰。盖幼而学者也,如日出之光;壮而学者,如炳烛之光。是故应须早学,勿失机会。”这就是告诉我们,孩子是越早接受教育越好,早年的教育让人记忆尤新。

《养记斋》曾有记载,按照规定,清朝的皇子皇孙六岁就必须得接受启蒙教育。而且,康熙为了让自己的皇子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特意在紫禁城、畅春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设立相应的读书机构,还特意聘请当时最好的老师张英、张谦宜、李光地、徐圆梦等,让这些经世大材来教授孩子们的儒家经典。康熙他们是满人,马背上的民族,骑射技艺自然也不能荒废,除了这些汉人老师外,还聘请满人师傅来教授孩子们的满文、蒙文、骑射。

康熙的孩子们读书起的比鸡早,幼稚启蒙教育,得向他学习

在《康熙起居注册》中有详细的记载皇子们读书的“课时表”,一点不比现代人读书强度低。寅时(凌晨3点至5点)起床,到达书房,复习前一天的功课。老师到达书房,监督皇子们背书,每篇文章需要按照康熙和老师的要求背足120遍,然后由老师抽查背诵的情况。当背诵得一字不差之时,老师就用朱笔轻轻的做上记号,然后在背下一篇。

巳时,康熙下早朝,在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间,亲自来书房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监督儿子们的学习。午时,在皇子们和老师用过午餐之后,没有休息时间,还要继续一天的学习。而后侍卫们还需要在院子内安上箭靶,皇子们开始练习射箭。射完箭之后,皇子们又回到书房,继续学习。

康熙的孩子们读书起的比鸡早,幼稚启蒙教育,得向他学习

申时,康熙会再次来到书房,随意出考题,检视皇子们的学习情况。皇子们依次进行背诵、书讲,然后康熙对此逐一进行点评。在点评的时候,侍卫们又在院子再次安上箭靶,以备康熙要检查皇子们的射术技艺。有时候,康熙还亲自上阵,亲自给皇子们做示范,真不愧为马背上的民族。此项活动结束,天色已晚,皇子们的一天的功课才终于告一段落。

看了这些,不知你们有何感慨?虽然我们不会像这些皇家子弟那样需要治理国家,但是在现代这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看了康熙的孩子们一天读书的时间表,可以用一句来讲,起得比鸡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康熙的孩子们读书起的比鸡早,幼稚启蒙教育,得向他学习

反观现在,很多父母因为忙于事业,把孩子的读书教育全部丢给学校以及自己的爸妈,殊不知,陪伴孩子学习,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才是孩子们最好的成长。试想,康熙在日理万机中都能抽出身来,监督自己孩子的学习,陪伴孩子们的成长,我们是否更应该向这位千古一帝学习呢?

上一篇

尼采,为什么由世人眼中的天才变成了哲学家中一个疯子?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