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枪林弹雨中送情报 扬州90岁老兵淡然面对身上残留的弹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枪林弹雨中送情报 扬州90岁老兵淡然面对身上残留的弹片
收藏 0 0
枪林弹雨中送情报 扬州90岁老兵淡然面对身上残留的弹片

李洪凤

李洪凤曾是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审判员,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他从工作岗位上离休近30年了。他1929年生于山东,未满20岁便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新兵枪林弹雨中送情报

李洪凤刚参军,就坐上奔赴朝鲜战场的军车,来到硝烟弥漫的异国他乡。战场局面异常紧张,炸弹在身边乱飞,头顶上的飞机呼啸而过,这一切,让“新兵蛋子”李洪凤感到害怕。

初来乍到,他便领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差事——孤身一人去送情报。战地里,炸弹不断爆发轰鸣声,没有地图,只有一句口令。他告诉自己,“当兵就不能怕苦、怕死”。翻过一个个山头、躲过一次次轰炸,他终于和情报员对上了口令,顺利完成任务。回程的路上同样惊心动魄,他被敌军轰炸机发现了,旋即,猛烈的攻击针对他而来,慌乱之中,他只好躲到附近老百姓的家里,才躲过一劫。

淡然面对身上残留的弹片

有一次,李洪凤和战友在修工事时被流弹擦伤了,血水顺着脸颊流下,感到不适的他问战友:“我怎么流了这么多汗?”战友才告诉他,他的头顶被流弹擦破了。

回国后不久,他有一天坐在凳子上感觉腿像被针扎一样,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他的身体里有弹片,还不止一块,刺痛感就是身体里的弹片造成的。李洪凤回忆,这些弹片应是在战场上留下的,只是当时因为形势紧张,并未在意,直到这些弹片已嵌入了身体里。他让医生取出了大腿上的弹片,还有一些残留在身体里的弹片,他淡然地说,“不管它们了。”

回忆起朝鲜战场的岁月,他颇有感触地说:“5分钟听不到飞机和轰炸声,就是和平的岁月。”

严于律己,做纯粹的党员

在部队里,李洪凤开始识字、练字。终于,曾经的“文盲”渐渐写出了一手漂亮字,1955年,他成为解放军的一级文书。

退伍后,李洪凤先后在泰兴、扬州等机关单位任职,1980年,他到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任职,第一份差事就是接待来访群众。当时,接待办公室里,只有李洪凤和另一位同事两个人,面对来访群众,他让大家一次性把要说的话都说完,坚决不让群众跑第二次。

提起李老,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个极其自律、纯粹的共产党员。曾经有机会帮下岗的大儿子谋一份差事,他坚决说“不”;退休后,即便是符合法院招警条件的三儿子,他也不去张口为其求情。通讯员张瑾瑶记者林倩雯

上一篇

子贡做好事被孔子大骂,子路收头牛被孔子表扬,为什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