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论思想史史料与史料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论思想史史料与史料学
收藏 0 0

傅斯年先生有句很著名的话:“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这句话无论片面与否,都让我们认识到史料及史料学在历史学中的重要性。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的研究;没有思想史史料,思想史研究也无从谈起。而史料纷繁复杂,对史料的收集、鉴别、运用就是史料学。(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序言中说:“史料学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部门, 为历史学的研究作准备工作,是关于史料的方法论。”

史料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遗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是我们研究历史所依据的材料。一般来说,史料分为两种:一是实物史料,二是文字史料。例如甲骨、钟鼎就是实物史料;历史记载就是文字史料。

论思想史史料与史料学

思想史史料主要是文字史料,而文字史料又分为传世的史料和新出土的史料。陈寅恪先生曾主张以治新材料治新学问的预流,贺昌群先生说:“大抵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学风,一番新史料的发现,必有一番新学问的领域,能够占在新学问的领域中利用这番新材料,就是学术上的前驱者,陈寅恪先生称之为‘入流’,反乎此而不闻不问者,谓之‘未入流’。”(《贺昌群文集》第一卷)但使用新出现史料的前提,是已经掌握了基本史料。

所以陈寅恪先生又说:“必须对旧材料很熟悉,才能利用新材料。因为新材料是零星发现的,是片段的。旧材料熟,才能把新材料安置于适宜的地位。”

对我们思想史初学者来说,尽可能多的阅读传世的基本的史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所在,也是老师上课介绍传世基本史料的用意所在。思想史的史料又可以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思想家本人的著作是他的直接史料。别人对他的叙述是间接史料。相对而言,直接史料最可靠,别人的叙述总有些距离。但因为时代较近,间接史料也可以作为研究思想家的辅助史料。而且在有些情况下,一个思想家本人没有著作,或者著作没有保存下来,那就只能依靠辅助资料。例如孔子,他就没有直接的史料,我们研究他主要依靠《论语》。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记载,是一种辅助史料,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唯一的可靠史料。又如战国时代的许行,他本人没有什么著作传世,只有《孟子》中记载了他的一点学说,这是关于许行的辅助史料,而且未必是完全可靠的史料,但这却是研究许行思想的唯一史料。

论思想史史料与史料学

值得注意的是,思想史虽与哲学史有很大重叠,但思想史涵盖远较哲学史广阔,所以举凡思想家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社会观点、史学观点,都在思想史研究范围,所以思想史的史料也不局限于哲学著作,比如申屠老师上课讲到的《诗经》《史记》《盐铁论》《史通》《文史通义》都是一般哲学史忽略不谈的。此外,思想史也应与文化史有所区别,申屠老师认为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混淆了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概念。所以思想史史料的重心还是在于思想家的史料,而不是社会的一般的平均线的信仰,并不是所有的史料都能作为思想史的史料。

那么如何掌握运用各类思想史史料呢?

首先应该从传统目录学入手。目录学是传统学问的门径,也是最基本的功夫。传统目录分为史志目录(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官修目录(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私家目录(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论思想史史料与史料学

图书目录提供寻找史料的线索,帮助我们了解某个时代有哪些著作,某些史料应该在哪些类别里寻找。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关著作存佚真伪的情况。例如《汉书·艺文志》是西汉以前书籍的总目录,如果有部号称先秦时代的著作,却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就很可疑。而且目录还反映了学术流派演变发展的情况以及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比如宋代目录里,理学著作的数量多体现了宋代理学的兴盛。此外,目录,特别是提要性的目录,直接提供某些重要史料。比如《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都有总序、类序,对书目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再如《四库总目提要》对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评价,也是重要的史料。

其次,要对史料进行考证。史料的考证包括:

一、辨伪,就是辨别古籍真伪。古籍作伪的历史原因很复杂。

《淮南子·务修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冯友兰先生就说:“以前的人,特别是汉朝人,喜欢托古。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著作,托名于更古的权威。”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比如《邓析子》,署名为邓析,实际确实六朝人伪托。因此这本书就不能作为研究邓析思想的史料。古人伪托也不一定是有心欺骗,而是一个时代的风气使然,但我们在利用材料时必须谨慎。还有的作伪是为了争胜。如魏晋时期的王肃为了压倒郑玄的经学,伪造《孔子家语》,为自己“圣证论”张本。

不能辨伪,就不能正确认识评定某个思想家的思想,也不能正确评定某个时代思想发展的水平。鉴别史料真伪,是史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我们鉴定一本书是伪书,主要从其作者和年代来说,并不完全否定这本书的价值,比如魏晋人伪托的《列子》,虽不能用来研究列子思想,却是研究魏晋思想的好材料。

论思想史史料与史料学

二、辑佚。古代书籍因为战乱等种种原因,只见其名,不见其书。虽然出土文献使一部分史料重见天日,但机会毕竟不多。所以要想了解某些著作的梗概,就要辑佚。辑佚主要依靠的材料有类书、古籍的注释、史书的传记及引文。辑佚的成果已经很丰富,且辑佚需要博极群书,不适宜初学者,所以申屠老师一带而过也是有道理的。

三、整理。整理古籍包括训诂、校勘以及版本。古代的书籍,特别是先秦的书籍,比较难读,必须借助注释,因此申屠老师特别强调每一本思想史著作的有哪些注本,各有什么优劣得失。历史上的书籍,流传至今,每一本都有很多版本,因此需要了解每本书的版本流传,一个好的版本可以减少对作品的误解,最大程度接近原著的原貌。鉴于版本学对初学者太过困难,因此申屠老师推荐我们可以读新近整理的版本,因为标点明确,附录材料丰富。

总之,思想史史料学课程让我们知道思想史有哪些基本史料,以及这些作品的时代、作者、版本。为我们进一步研读思想史史料提供了方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篇

西山十戾之狐,慈禧太后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