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收藏 0 0

论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少年得志,很年轻就坐上了宰相宝座,他和所有的诗人,词人不同点,在于人品清高雅静,官位显赫确非常的融合,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历朝历代最和谐和蔼下士的高官。

其实他是个神童天才,七岁开始写作,十几岁在千人的科考中,皇上亲点进士。他将儒家孔子思想和道家老子思想融入一体,他是做人做事的典范。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我们说世上无完人,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接近完人,宴殊正是钢柔并进的接近完人的人。人在为自己生活的更稳定,更美好的路上,人多是自私排他为我所用的。而宴殊也是生活在人中,能清清翠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即自身高洁素雅又融化在人群中,即宽松待人又绵柔劲纲不折。一身正能量无私的感召融化了身边的人。这是做人做官智慧的体现。好下面先欣赏宴殊的这首词作品: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北宋】 晏殊 原作品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继续我的解读评论:宴殊的词以拟人的手法,将景色人格化。而诗是以叙事为主,这是诗与词的最大区别。这是别人说的。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因为很多名篇大诗,包括律诗也有很多是将景色人格化的写法,也有浪漫的诗歌,多以舒情而言表于万事万物的,屈原诗圣人就是以情言物,以景拟人的最大的先诗祖。所以,这不应是诗与词的分界岭。而是诗词共融的具体创意方法。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什么是诗?浓缩生活,浓缩生命意境最简炼的文字语言,韵味朗朗上口可称作诗。诗包括七言绝句(四句)诗,七言平仄和韵的八句可称作七律诗。三字经典,五言多句也是诗。包括现代的自由体诗,都讲究尾字在句式的每一个段落中,压不同的韵母音。就是一个段落尾字要压同一个韵母音。当然字里行间也要韵味充足,朗朗诵读。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什么是词?宋代开始流行的词牌格式。叫按着词牌填词。这就比较难,有连用三言,在七言,再三言的。有七言后,四言,五言,再连两句七言,再七言后,四言,五言。最后来两句七言。这首宴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就是这种形式。

而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就是满江红的另一种词牌的要求句式格式了。

词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而且语句昂扬慷慨有韵力,让人精神抖擞,震奋人心。如果我们抛开词牌格式,抛 开律诗的平仄韵律。就是不标七律,不标词牌,又怎样理解诗与词的区别呢?我们觉得写词和哲理美文,比写诗更容易些。诗的语言比词更精炼,内涵意境更深远。而词和美文其内涵意义很浅白,容易理解。这应该是诗与词的最大区别处。至于韵味,诗词都必须要做到朗朗诵读上口这一要求的。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当然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文字文学创意人,都必须尊重诗祖词祖诗圣人留下的规则规范规矩。作律诗,作词牌词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随便改变规范规矩。达不到律诗要求,达不到词牌要求,就坚决不标《七律》诗诗牌,坚决不标《蝶恋花》《满江红》等词牌。

下面我解读宴殊的这首词:立秋后的雾露,象烟一样笼罩在栏杆内愁惨的菊花上,兰花(应该是澜花)上的露珠象姑娘少妇们哭泣的眼泪一样在滴落。

注意:这里所有的人应该明白,菊花和澜花是人种养观赏的雅静。不可能种在远离居住房子,挡野兽和大牲畜的栅栏外。有官方人们解释是栏杆或栅栏外,是错误不切合实际的。如果说在栏杆外,就是亭台楼阁外的护栏,只能是花盆里的菊花和澜花。好像就不可能让作者动这么大的情思。

#教学奉献#论北宋晏殊《蝶恋花…》词不同于诗的写作特点在哪里?

挡窗的罗暮帘都感到了轻轻寒意而轻微的颤动。燕子夫妻带着满窝的儿女们向温暖的南方飞去。明亮的十五六的月光,不知道我思念离别的恨苦,睡不着觉,斜射的月光到天亮都穿过窗帘照到床前。(这里作者是夸张的写法,月亮围绕地球在运转,地球也在自转,不可能整夜照到室内的床前。 )

昨天夜里的西北风,把树叶刮的个干净,自己登上最高的楼阁,望尽了更遥远生活的道路。想要给你寄一封带着我的心的信盏,天地这么大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

评论解读到此结束。夜很晚了 今天就不作诗词于评论解读后了。图片自拍摄,知心心语,玉璐,秀华,英丽影视。

上一篇

卫国战争中的苏联红军服装、装备图谱(二)

下一篇

十二时辰的由来及详细介绍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