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神话与史话3 郭雀儿与高鹞子 五代史上的一对天生冤家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神话与史话3 郭雀儿与高鹞子 五代史上的一对天生冤家
收藏 0 0

我小的时候,最初是通过连环画和评书来了解中国历史的,故事里的历代帝王、名臣大将往往带有一层神秘的光环,似乎出生的时候不自带声光效果,死的时候不引发一场自然灾害就配不上他们尊荣的身份。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历史名人们平生如同神话般传奇的事迹深深着迷,后来翻阅史书,发现正史中虽然没有那么多漫无边际的想象,但世情翻覆、人心曲折处却犹胜荒诞不经的神鬼奇谈。先听听神话,接下来再聊聊史话,也许会像先进开胃小菜后再上一桌子硬菜,令人在精神的飨宴中更感饱足。

残唐五代时期,一手开创了后周天下的太祖郭威有一个绰号唤作“郭雀儿”,这是因为郭威脖颈上有一块飞雀刺青。但一块刺青显然不能满足普通人对帝王形象的威严与神秘性的想象,人们更愿意相信伟人必定是生就一副异于常人的古怪相貌,于是在民间传说中,郭威颈上的那块麻雀刺青就变成了生长在脖颈下方的一颗麻雀状的肉瘤,而且郭威身上还不只有这么一颗肉瘤,而是在两边锁骨处各生了一颗,左边的状如鸟雀,右边的则如同一颗谷粒。

神话与史话3 郭雀儿与高鹞子 五代史上的一对天生冤家

郭威贫贱时有相士曾对他说过,他的命数贵不可言,然而真正欲成大事,却要等待时机,什么时候才算时机到了呢?上天自有启示,等雀儿吃到谷粒,便是你天命所归之时。少年时穷困潦倒的郭威每天吃饱肚子尚且艰难,哪会在意江湖相士的鬼话,然而随着他年龄渐长,功业越高,他也不得不感慨命运之离奇,当年的小兵已经成长为一方节度使,北地雄兵尽在掌握,放眼天下,那些曾经令自己敬畏的英雄豪杰,老的老,死的死,当今天子是个黄口孺子,似乎已经没什么能阻止他更进一步,然而令他迟疑不决的还有可畏的天命,天命何时才会垂青自己,难道真的要像那个相士所说,要等到麻雀吃到谷粒?可颈下的两颗肉瘤相距有几寸远,怎么也挨不到一起,“雀儿吃到谷粒时”这句话究竟该做何解呢?

郭威还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坏消息却一个接一个的传来,他的结义兄弟史弘肇被后汉皇帝刘承祐诛杀了,皇帝还下了密旨送到郭威的军营,策反郭威的手下,令他们擒杀郭威。年轻的皇帝显然已经无法容忍老臣们飞扬跋扈的作风,要把这些朝堂上的异己者与地方上的军阀一举扫平。皇帝与郭威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

郭威的养子,也就是后来的周世宗柴荣早已焦急难耐,他不理解为何一向杀伐果断的义父在此生死关头却显得迟疑不决。郭威向这位他素来亲厚的养子道出了内情,原来困扰他的竟然是多年前相士的一句话,以及那句话所代表的茫茫不可知的天命。

柴荣倒是有些急智,眉头一动计上心来,他对郭威说,自己以前虽然听说过义父身上生有异相,可惜的是从来没亲眼见过,父亲能不能让孩儿长长见识。父子之间本来没什么好避讳的,郭威当即脱了上衣,露出了颈下的两颗肉瘤。柴荣用手把两颗肉瘤用力往中间一挤,然后对郭威喊道:“父亲快看,雀儿这不就吃到谷粒了吗?”郭威低头一看,两颗肉瘤确实贴到了一块儿,真像是麻雀衔住了谷粒一般,但是,你这是用手挤到一块儿的呀,你把手松开不就又回去了吗?然而等柴荣把手松开,两颗肉瘤却还紧紧黏在一起,丝毫没有分开的迹象,父子俩先是呆了一阵,继而狂喜,这种不可能的事儿都能发生,还不证明咱么爷们儿就是天命所归?郭威当即疑虑尽去,雄心万丈,点齐了麾下兵马向东京汴梁进发,开始了他的争皇之路。

然而郭威的大军刚刚开拔,迎面就碰到一只拦路虎。原来后汉朝廷得知了郭威起兵造反的消息,当即调兵讨伐,领兵大将正是郭威唯一忌惮的人——天平军节度使高行周。

神话与史话3 郭雀儿与高鹞子 五代史上的一对天生冤家

高行周堪称五代神将,他的父亲便是天下间有数的枪法名家——白马银枪高思继。梁、唐交战之际,后梁大将铁枪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三十六员唐将,打的唐营高悬免战牌,无人再敢出战。无奈之下,唐营请出了已经退隐的河北名将高思继,高思继与王彦章大战了三天三夜,却最终因为大意轻敌,死在了王彦章的回马枪下。

高思继战死的时候高行周只有十二三岁,正在世外高人金刀禅师门下修习兵法、武艺,听闻父亲的死讯,毅然决定下山为父亲报仇。他联络了师兄史建塘和师叔火山王杨衮这两位当世的绝顶高手,又借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这五位未来帝王的真龙之气铸就五帝五方大阵,困住了纵横无敌的王彦章,逼得这位后梁的擎天玉柱自刎身亡。而年少的高行周也由此名扬天下。

高行周征战天下四十余载未尝败绩,而郭威之所以畏惧高行周,不仅是因为高行周武艺绝伦、用兵如神,更是因为俩人名字上犯忌讳,可谓是天生相克。郭威绰号叫“雀儿”,而高行周出身燕赵,银枪白马,在站阵中进退如飞,好似猛禽捕食,所以得了个绰号叫做“鹞子”。麻雀遇到鹞鹰还能有个好吗?

两方一接战,没用高行周亲自出马,光是高行周的儿子,小将高怀德就把郭威手下一众大将打的灰头土脸。郭威不得已兵退滑州,坐困愁城。郭威手下的头号谋士王朴却劝他无需担忧,“雀儿衔谷”这种奇迹都能发生,已经证明主上您是天命所归了,至于高行周拦路,不过是您皇者之路上的一点小曲折,只是您叫“雀儿”,人家叫“鹞子”,名讳上相克,硬碰硬注定讨不着好儿,不如晾他几天,高行周围城无果,自然就会退兵了。

王朴怎么就敢保证高行周必然无功而返呢?这位王大谋士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他正是高行周的同门小师弟,金刀禅师的关门弟子,尽得师门真传,精通奇门遁甲,有未卜先知的能耐,堪称是诸葛孔明一流的人物。他夜观天象,发现高行周的本命将星晦暗不明,知道高行周劫难在身,哪怕高行周命数里正克制郭威,但郭威登临天子宝座是天命所归,高行周再强也不能逆天而行,如果强行阻止郭威成皇之路必然会受到天道反噬。

同一时间,滑州城外的高行周也在夜观天象,他同样注意到了自己那颗光芒暗淡的本命星辰,一时间内心动摇,又想到后汉的年轻天子性情轻浮暴躁、刚愎自用,许多老臣结局惨淡,之前史弘肇被处死,如今郭威被逼反,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想到这些就更加茫然失措,神思恍惚间风寒入侵,回到营帐中就一病不起,他知道这是天罚降临,天意不允许他再阻止郭威,于是黯然收兵,退回潼关驻地去了。

没有了高行周这个命中克星挡路,郭威的大军一路上长驱直进,直取汴京,后汉天子仓皇出逃,被杀死于乡野之间,郭威如愿以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周,定鼎天下。

郭威虽然已经当上了皇帝,但是高行周仍然是他心中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尤其是不久后又听到流言,说是高行周正在整顿兵马,想为后汉皇帝复仇,郭威就更是欲除高行周而后快。但郭威自己不敢亲自带兵讨伐高行周,之前滑州之战已经证明了,高行周就是自己的克星,在战场上雀儿注定难敌鹞子,自己都不行,手下众将就更不是高行周的对手,正在烦恼之际,养子柴荣向郭威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建立了北宋的一代雄主赵匡胤。

神话与史话3 郭雀儿与高鹞子 五代史上的一对天生冤家

赵匡胤是柴荣的拜把子兄弟,听说大哥发达了,赶紧前往汴京去抱金大腿。没想到在路上发现一条黑龙在半空中时隐时现,赵匡胤以为这是一条妖龙,于是弯弓搭箭,一箭射伤了黑龙的左眼。他哪知道这条黑龙正是郭威在睡梦中元神出窍所化。郭威的元神自由自在的四处游荡,却被个红脸大汉无缘无故射了一箭,从梦中醒来后依旧觉得左眼疼痛难忍,正愁找不到仇人,赵匡胤却偏偏自己送上了门来,那郭威哪有放过他的道理,当即下令把赵匡胤打入死囚牢。

柴荣把赵匡胤引见给自己的义父,本来是一片好心,想为二弟谋一场富贵,却不料让赵匡胤陷入了险境。不论如何好言相劝也不能令郭威改变主意,情急之下,柴荣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赵匡胤戴罪立功,推荐他去讨伐高行周。赵匡胤这种初出茅庐的小子当然不可能是高行周的对手,让他领兵出征不过是权宜之计,找个借口先把他从死囚牢里捞出来,到外面躲个一年半载,等郭威气消了再找个机会为赵匡胤说上几句好话,说不定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郭威对柴荣推荐赵匡胤去潼关征讨高行周也没表示反对,反正两个人都是他的仇人,谁搞死谁他都乐见其成。赵匡胤可就犯难了,让他带几千老弱残兵去讨伐当世神将高行周摆明了就是送他去死,但他自诩英雄,让他消极避战,在外面逛一圈儿就回去,他还真拉不下这个脸,所以在潼关前进退两难。幸运的是没用多久,高行周就亲自替他解决了这个难题,主动将自己的人头送上。原因无他,还是命数使然。

高行周幼年得异人传授,不但武艺绝伦,还精通术数,能预知吉凶祸福。自从滑州一战后染上风寒,高行周就知道是自己遭了天谴,运数开始走下坡路了。回到潼关后一直被疾病困扰,时常头昏眼花,再得知郭威已经成功入京称帝,就更感觉自己下场恐怕不妙,听到后周朝廷发兵前来讨伐还能强作镇定,以为天下间能当自己对手的人寥寥无几,当知道领兵之人是赵匡胤的时候,心里是彻底凉了。无知者无畏,像高行周这种精通命理的人才知道命运的可怖可畏,他高行周再神勇,又怎么能抵挡挟三百余年王朝气运而来的真龙天子。身染重病,让他连反抗的能力也没有,这就是龙气压制,不服不行。战不能战,投降则难免受辱,不如一死还能保全忠臣名节。所以干脆自刎身亡,把人头送给赵匡胤结个人情。

神话与史话3 郭雀儿与高鹞子 五代史上的一对天生冤家

豫剧《赵匡胤借头》一名《高平关》_

借助于高行周的这颗人头,赵匡胤得以摆脱牢狱之灾,这颗人头里包含的人情,赵匡胤感受到了,高行周没白死,他的儿子高怀德在后来受到了赵匡胤的厚待,娶了赵匡胤的妹妹,宋朝建立后,高怀德获封渤海郡王,一生荣宠不衰,子孙后代富贵绵长。

以上这些便是“郭雀儿”与“高鹞子”的传说。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高行周并非自尽身亡,而是安然老死于床榻。高行周出身幽州将门,一生征战多在河北、山东,他生命的落幕之地自然也不会在西北的潼关。公元950年,郭威起兵造反,驱兵进逼汴梁,后汉皇帝刘承祐下旨调高行周进京勤王,高行周并没有如演义故事里那样与郭威大战一场,而是按兵不动,待郭威一战功成,改汉建周,高行周主动上表庆贺。而郭威自然也承他的情,对这位军界老前辈表示了应有的尊重,每次下达诏书,从不直呼其名,而只以爵位相称。两年后,郭威亲征兖州,讨伐慕容彦超。作为天平军节度使的高行周在驻地郓州迎接御驾,当时的情景当然不是宿敌相见,剑拔弩张,而是君臣相遇甚欢。同年八月,高行周病逝于郓州,享年六十八岁,后周太祖郭威追赠高行周为尚书令,封号秦王,谥号武懿。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地方上的野心家随起随灭,以武力称雄的大将不免横死疆场,很少有得善终的,高行周却算是武将中的一桩异数,他纵横沙场五十余载,有无敌之姿,却从没有表现出过分的野心,他恪守军人的职责,无论是对内平乱还是对外防御契丹,他都老老实实的随着朝廷的指挥棒转动,让每一任皇帝都对他表示放心。但他又很会看风色,总是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采取观望姿态,最终站到胜利者一边。唐末以来,历仕多朝,却地位一直走高,始终受各代帝王倚重,不仅得享高寿,还能在青史上留下美名的,文臣中有冯道,武将之中就数高行周了。

公元885年,高行周降生在河北怀来的传统将门高氏家族。他的父亲高思继以武勇之名威震幽燕,“白马银枪”可并不是小说里的编造的虚名。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北地银枪将并不是和后梁名将铁枪王彦章大战三天三夜后死在对方的一记回马枪下,而是无声无息的死在了一场卑鄙的阴谋中。

神话与史话3 郭雀儿与高鹞子 五代史上的一对天生冤家

公元895年,卢龙节度使李匡威的部将刘仁恭趁李匡威、李匡筹兄弟争权,幽州政局动乱之际,向晋王李克用借兵,又说服了在幽州军界的实力派高家将,一举夺取了幽州,成为新一任的卢龙节度使。

刘仁恭从李克用手里借来的太原兵以幽州的占领者自居,盛气凌人,常常有欺压当地百姓的不法行为,而以高思继为首的高家将是幽州坐地虎,自然看不过太原兵乱来,两下摩擦不断。太原兵吃了亏就向老主子李克用哭诉,李克用责问刘仁恭,刘仁恭则交出了高思继顶缸,诛杀了高思继及其两个兄弟,用高家将的人头平息了晋王李克用的怒火。这么一来,幽州人和河东人积怨更深,而刘仁恭则一石二鸟,一方面破坏了的李克用在幽州人心中的好感度,一方面削弱了幽州将门的固有势力,彻底坐稳的节度使的位置。

高思继被杀时,高行周只有十岁,只比他大了几岁的堂兄高行珪成了高家的新家主,一度曾为幽州将门之首的高家将衰败了,沦落为幽州军界的边缘人物。

公元911年,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囚禁了生父,自立为皇帝,建国号为燕。幽州刘氏一直依附于河东晋王一脉,如今竟然敢自立称帝,自然招致了晋王(也即是后来的唐庄宗)李存勖的讨伐。

公元913年,燕王刘守光重新启用了高家将,而经受过背叛与压制的高家将又怎么会死心塌地的给刘家人卖命。恰巧刘守光的部将元行钦被部下裹挟自立,为增强实力,威胁高家将归附于自己。眼看刘守光都要完蛋了,区区一个元行钦又能翻出什么水花来,要投靠自然要找名头更响、实力更强、前途更光明的。高行珪密令高行周联络晋军,李存勖遣大将李嗣源驱兵赶来,与高家将联手大败元行钦,逼降了这位刘守光手下的头号猛将,也把燕王刘守光逼上了绝路。

而世事的奇妙之处在于,后来让高行周得到唐庄宗李存勖青睐的机缘,正是和高家将结过仇的元行钦。元行钦投降之后,唐庄宗李存勖听说元行钦勇猛过人,特地从李嗣源手中讨要了元行钦作为自己的贴身护卫,还赐他姓李,恩宠有加。后来李存勖与后梁交战,被梁军包围,情势危急之时,元行钦单骑来来救,浴血奋战,保护李存勖杀出重围。李存勖流泪起誓,此生愿与元行钦共富贵。不久之后,元行钦又陷在梁军阵中,面部受创,血流不止,眼看性命不保,李存勖心中焦急,大喊:“谁能救下元行钦?”高行周闻声出马,冲破敌阵,救出元行钦,李存勖这才知道,幽州猛将不仅有元行钦,更有高行周。

公元923年,李存勖登基称帝,建立后唐,派遣大将李嗣源攻伐后梁,高行周为大军先锋,趁雨夜出兵奇袭郓州,开启了灭梁之战的序幕。这一年,高行周三十八岁,他将第一次和传说中的杀父仇人铁枪王彦章交手,可惜逼死王彦章的功绩最终却不是在他手中完成。而与此同时,一个名叫郭威的十九岁青年刚刚从叛将李继韬的军中转投入唐庄宗李存勖麾下,不久后他将会迎娶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从此收敛起火爆的脾气,开始潜心专研兵法,结交军中豪杰,这个绰号“雀儿”的年轻人将会展翅高飞,扶摇直上,最终达到高行周这位北地鹞鹰只能仰望的高度。

上一篇

“衍圣公”两千年传承不断,孔子后人如今享受啥待遇?工资多少?

下一篇

究竟是谁袭击了隆美尔:真相直到60年后才为世人所知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