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收藏 0 0

一、导言:关陇集团的前世今生

关陇集团最早缘于北魏为了防备柔然南下进攻中原而在长城建立的六个军事重镇。

北魏六镇起义后,北魏大乱,很快到宇文泰专制西魏政权时,重新组合六镇武将、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的汉族豪强地主而创立了府兵制,并形成了以八大柱国为核心,以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为主成员的军事贵族集团(如:宇文泰、李虎、于谨和独孤信等人)。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一:北周、隋唐关系图

关陇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朝初年都一直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说明白一点就是当时的中国政治都是这几个门阀贵族把持。

隋文帝杨坚出身北周军事贵族,由于父亲杨忠早年追随宇文泰,作为开国功臣的后裔杨坚继承父位,很快就迎娶北周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为妻,这种强强联合的政治联姻使得杨家在北周除了宇文家以外成为第一大家族。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二:西魏、北周八大柱国

后来隋文帝之女杨丽华嫁给了当时太子宇文赟为太子妃,宇文赟继位后杨丽华被封为天元皇后。杨坚既是关陇集团的一员,又是地位之高的外戚,正是凭着这些特殊的关系和身份,杨坚一步步地走向权力巅峰。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三:隋文帝杨坚

宇文赟周宣帝死后,年仅三岁的周静帝继位,很快杨坚在郑译等人帮助下假传圣旨入宫辅佐年少的静帝,很快就获得了关陇集团和朝中不少大臣支持,北周朝政大权就这样全部落入杨坚的手里。581年,杨坚见到时机成熟,决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二、关陇集团开始的衰弱

再说隋朝建立后,由于政权是从别人手中夺来,隋文帝杨坚始终放心不下别人,特别是对身边的关陇集团出身的贵族始终抱有警戒之心,作为一名大一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清楚的认识到“关陇集团”的威胁性,我杨家夺了宇文家的天下,说不定有一天那个人也会取代杨家。所以隋文帝开始打击世家大族,加上中央集权,他绝不允许主少国疑的情况出现。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四:科举制度

作为一名帝国的统治者,对权力的掌控才是自己所做的,这样他必须要有一批绝对效忠自己的官员,以达到掌控天下的的地步。

为此隋文帝在位期间,决定对着掌控国家资源最为广泛的“关陇集团”开刀。在官僚制度上,废除了不合历史的北周六官制度,开始创立三省六部制。

为了剪除豪强地主与门阀贵族的势力,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取消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又下令了各州每年选举三人到中央参加科目考试,形成例行的惯例之科,这无疑是斩断世家大族对人才的掌控。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决定该国的国力强盛与否,所以为了扫除豪强地主对国家人口的隐瞒,增加国家税收把经济命脉控制在中央的手里。

隋文帝强行推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两项影响中国户籍制度发展的政策,通俗一点“大索貌阅”就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

因为自从东汉末年以来,随着中央集权的衰弱以及几百年的军阀混战,五胡乱华后,中国北方汉族世家大族为了自保,纷纷修筑庄园和屯堡,很多汉族老百姓为了活命纷纷选择进入屯堡或者庄园开垦种田给地主纳税谋生。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五:隋朝疆域

一直到隋朝初年,由于国家尚未统一所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如在北方,由于规定未婚只缴半租,有的地方户籍上都不见有妻子的登录。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而锐减。


大索貌阅即是严密清查户口的一项措施。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阅,核点户口。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此次检查新增户口164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在大索貌阅的基础上,隋文帝又接受大臣的建议,实行输籍定样。即规定每年正月五日,由县令集合里正、乡长、党长输籍定样,决定每户的征课。自此以后,赋役根据人口状况由政府统一决定,地方官吏要在这上面作文章就很困难了。

意义:封建国家和地方豪强之间在对人口的控制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隋朝政府积极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措施,从豪强士族手中把大批户口收归政府控制,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力量。

再说杨坚代周称帝后,经过多次的血洗,八大柱国之一的皇族宇文家族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另一个独孤信家族已经和杨家融合在一起。剩下就是李虎家族、李弼家族和等五大家了。

三、关陇集团的反抗

隋炀帝继位开始把大权全部集中在手里,为此它下令正式开启科举考试制度大举笼络底层人民。还不等隋炀帝动手,关陇集团率先向杨氏皇族发难,隋朝大业九年(613)隋朝权臣杨素礼部尚书之子杨玄感起兵反叛隋朝,在高句丽大败而归的隋炀帝费了好大的劲才平定叛乱,但这么一做,关陇集团开始发生分裂,很快农民起义大爆发,隋朝地方的豪强地主纷纷背叛隋朝,连关陇集团内部成员如李渊家族和李弼家族后人李密纷纷造反。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六:隋朝高丽战争

隋炀帝多次想弄死李渊家族,没想放过他们一马他们反过来撕咬杨家。公元617年关陇集团八大柱国之一得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攻占隋帝国都城长安,在江都的隋炀帝被宇文家族的宇文化及杀死,618年作为表哥的李渊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废掉隋恭帝杨祐称帝,国号大唐。至此隋朝灭亡。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七:隋炀帝杨坚

四、关陇集团的最后灭亡

隋朝的灭亡是隋文帝个隋炀帝都意想不到的,自己出身于关陇集团,没想到又给内部人员给害了。正所谓成也关陇集团,败也关陇集团。但是经过隋末唐初这次大乱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关陇集团遭到了重大打击,原本八大柱国为核心的关陇集团六只剩下李渊家族一家了。

隋朝两代帝王,为了铲除关陇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赌上了隋朝的国运

图八:唐高祖李渊

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集权力多次对大唐皇室和关陇集团大开杀戒,比如说长孙皇后死后长孙无忌被武则天处死,武则天登上帝位后,唐朝几个世家大族除了李唐皇族几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唐朝中后期后,经过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后,关中经过近百年的战争的摧残与打击,垄断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关陇集团最终走向灭亡。

五、后记

很多人认为是隋炀帝等隋朝皇室有意除掉关陇集团的没有想到把自己夜搭上去了,但是也把许多世家大族拉进去陪葬了,从此豪强地主在中国社会开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平民成为新的统计阶层——庶族地主,也使得中华帝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上一篇

隋朝八大将:扬言斩尽响马,结果伍天锡劈三个,剩下雄阔海全报销

下一篇

隋唐十八好汉最有名的六位:五位有原型,其中一位比秦琼还厉害?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