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收藏 0 0

上个月我为大家安利了《源氏物语》这本书,之后就有读者私信我说,《源氏物语》里面的名字也太难懂了吧。什么桐壶更衣,葵之上,包括作者紫式部的名字都很奇怪呢。能不能讲讲这些名字呀。

事实上,当时日本由于和唐朝交流密切,他们努力学习唐朝的文化,从称呼和服装上都努力学习唐朝。但是他们本身也有自己的文化。大家都知道,在两种文化碰撞的时候,在当时流行的东西对于后世来说往往很难懂。也正因如此,不仅仅是称呼,平安时期的礼仪,饮食,文字都是非常复杂的。复杂到如今的历史学家也都一直为了平安时期而争论不休。

而这些复杂的东西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对《源氏物语》阅读的障碍,而且不光是《源氏物语》,许多日本平安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史料和文学作品都会因为这些名字而让人难以理解。

那么今天就以《源氏物语》为例子,给大家简单的讲一下平安时期与当时的女子命名的规则。

目欲穷变世,心行止远末。人间频更替,无动是真情。 ——紫式部 《源氏物语》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源氏物语》插画

《源氏物语》,平安时期与大唐文化

《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期的女作家紫式部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源氏物语》的“物哀”思想影响了日本近千年,直到现在日本许多文学和动漫,影视作品还经常能看到这种独特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平安时期呢,则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又被称为“平安时代”,“平安京时代”。这个称呼其实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战国时代”“魏晋时期”。总之,它是指794年日本天皇将首都从奈良迁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为止的一段时间。“平安”一词来自于“平安京”,也就是当时的京都的名字。现在的历史学家们也经常会为了平安时代的起始时间有些争议,但是争议的年限上下也就是十几年的浮动,总之,平安时期就大约是这段时间就是了。

遣唐使这个名词大家一定不陌生,遣唐使活跃在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在日本大约就是奈良时期和平安时期。由于当时日本与唐朝的密切交流,还有日本贵族们对大唐文化的向往。大唐文化和儒家思想得以在日本生根发芽。《源氏物语》产生在那个时代,也极大地被唐朝文化所影响。

可能有人要问了,在这里为什么要讲大唐文化呢。因为这个时期的日本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开始有了普通女子的闺名不公之于众的习惯。除非是天皇正式的后妃,或是重臣妻女母亲,才会在史料中记录下她们的名字。

而且,在中国古代的习俗里面,有不直呼尊贵的人的名字的习惯,又称为讳。有时候甚至连官职位阶都不会直呼,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用“东宫”指代太子。平安时期的日本也沿袭了这个习惯,有时会用住所称呼尊贵的人,但有时候也会有其他的称呼。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源氏物语》插画

紫式部,清少纳言与和泉式部

在平安时期,宫中会有一些正式授职的女官,例如尚侍、典侍等。她们有自己的品级,所以会用官职称呼她们。可是,同一个官职很大概率有许多人,而且如果遇到升迁贬谪又要怎么办呢?这时候,候名应运而生。

候名其实就是为了方便称呼这些女官所选用名字。一般是标记词+官职的形式。

后来,又出现了女房。女房是并没有接受朝廷正式任命的女官,这些人大多是贵族家的女儿,她们入宫成为了后妃的侍从。其实这个规矩中国也是自古有之并且传承千年。大家还记得曾经很火的穿越小说《步步惊心》吗,若曦作为皇子侧福晋的妹妹,也依然入宫成为女官。这个性质就和女房差不多了。只不过女房都是做着女官的工作,她们自身也许因为出身有位阶,也许没有。她们的候名也依然是标记词+官职的形式,只不过这里的官职一般是她们父亲兄弟,或者侍奉的主人,或是她们自身的位阶。而她们在宫廷的地位也是由她们父兄的官位或者自己的位阶而确定的,说是官职也不为过。

例如《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她和清少纳言,和泉式部被称为平安时期三大才女,她也是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她是紫式部本姓藤原,她的兄长的官职是式部丞。所以刚刚入宫的她被称为藤式部。后来,她因为《源氏物语》里面的紫姬被人传颂,又被称为紫式部。从某种意义来讲,紫式部也算是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争取了名字。传说紫式部的本名为藤原香子或藤原则子,但是已经无法考证。

而《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这个称呼略有不同。她本姓清原,而她的父兄并没有人是“少纳言”这个官职,有历史学家考据,这是她叔父的官职。在《枕草子》里面,有提到她的小名是诺子,但不甚可信。清少纳言也是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她曾祖父的养父也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清少纳言可以说是家学渊源。

和泉式部则更值得一提。和泉式部的丈夫橘道贞曾经出任和泉守,所以她被称为“和泉式部”。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后来决裂了,但是她依然被称为和泉式部。想想真够让人憋屈的,自己痛恨的前夫的印记永远留在了自己的名字里,哪怕过了上千年,自己的名字已经不可考,但他的印记依然无法去掉。

有趣的是,紫式部与和泉式部侍奉的是当时的彰子中宫(相当于皇贵妃),清少纳言则侍奉定子皇后。作为政敌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虽然被称为日本文学的双璧,在生前却并不亲近,甚至紫式部多次出言讥讽清少纳言。

比较有趣的例子还有大弐三位,她是紫式部的女儿,这个称呼是以她丈夫和她自己本人的位阶组合起来的。

当然还有和泉式部的女儿,小式部内侍。她也是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她的称呼里面,“小式部”来自于她外祖父,也就是和泉式部父亲的官职。由于她和她母亲都侍奉当时的,为了区分,她被称为“小式部”。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式部”这个词,这个词出自《唐律》,在日本古代则是由“式部省”,式部省是八省里面的第二省,主管文官的任免,也因此引起了日本贵族争相竞争。

三部六省,治理国之安;七十二式部招抚天下人——《唐律》

当然,这类命名方式还有“召名”,有些女子来当女房,但是她们父兄的官职并不高。为了区分她们的地位,会把官位指派给她们成为“召名”,这种现象出现于武家兴起的时候,毕竟那时候许多大将军府中的女房不可能全都是贵族出身,却必须要支撑起这样的架构,所以“召名”应运而生。

在《源氏物语》中,也有许多女官和女房出现。比如紫姬的乳母少纳言,比如王命妇。这里的命妇和中国的命妇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命妇是女官的官阶。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源氏物语》影视作品

紫之上与紫姬

在《源氏物语》里,光源氏的第一任妻子叫“葵之上”,后来紫姬也被称为“紫之上”,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之上”其实是古代对日本女子的敬称,相当于对男性称呼某某大人,对贵族女子称呼则是某某之上。

”则多指大名、豪族、支城主家中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一般是用公主名字中的一个字,或者出生地,加上“姬”来区分。

葵姬的母亲是桐壶帝的妹妹,她的身份足以被称为“葵之上”。葵姬可以说是全书中气质最高贵的人,源氏说她“竟然没有一点瑕疵。”这样的气质怕是只有这样的出身才能养出来吧。葵姬出现在《葵》一章中,所以被称为葵姬。

紫姬在一开始被称为若紫,是因为源氏的紫草诗。后来因为若紫,她被称为紫之上

当然还有明石姬,也就是明石之上。她出生在明石,又出现在《明石》这一章,所以被称为明石之上。

她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明石女御,也被称为明石の姬君。

在这里要简单提及一下“之方”,对贵族小姐可以成为“XX之上,”夫人的称呼可以是“XX之方”。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不存在小姑娘嫁人以后就不能称呼“XX之上”的习惯。

然后日本贵族的正妻也被叫做“北之方”,日本贵族的正妻一般居住在北边的房间里,“北之方”的意思就是居住在北边的夫人,就是正妻的意思。

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 ——紫式部 《源氏物语》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游戏作品的紫姬

藤壶女御,桐壶更衣与六条御息所

当然,在平安时期,宫廷内的女子也会有不同的称呼形式。比如《源氏物语》里面,光源氏的母亲桐壶更衣,情人藤壶女御,女儿明石中宫等等。

这个称呼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称呼和前面讲到的女官的称呼有点像,女官的称呼是标记词+官职。而这里这是标记词+位阶标记词大多都是她们所居住的宫殿。比如藤壶,桐壶都是宫殿的名字。这一点也和中国古代很像。比如藤壶女御,我们可以理解为藤壶院女御娘娘。比如《甄嬛传》的华妃,被称为翊坤宫华妃娘娘,那么换成这种叫法,就是翊坤华妃或者翊坤妃,是不是就完全能理解了。

当然,由于标记词并不是唯一的,过几年这个宫殿换人居住,那么标记词也会改变。

当然,如果你的资历熬到太上皇级别,那么前面用的标记词就可以是XX院,这个xx院一般是对太上天皇的敬称,是院号而非住所。

这里要提及一下戒号,不是所有的xx院都是院号,还可能是戒号。在平安时期,一般丈夫去世后,妻子都会出家,出家之后就可以以出家的寺院名称呼她,为XX院。当然,到了战国时期,贵族都会出家,所以XX院不一定指女性,还可能是男性。

然后我们再提一下XX局。平安后期,会有XX局这样的称呼。这是称呼地位比较高的女房的,她们在宫里可能有自己非常小的居所,就以位阶或者居所为标记,称为XX局。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用法叫XX町,和xx局非常类似。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源氏物语》博物馆

日本宫廷的女子可能有很多称呼,其实中国也是如此。依然拿《甄嬛传》的华妃举例(我是真的好喜欢华妃娘娘),她居住在翊坤宫,自己名字叫慕容世兰,她父兄是大将军,她有过“华”“皙华”“顺”的封号。她也有无数种不同的称呼,但是我们提到她会说“华妃”,哪怕她已经不是“华妃”,但是作为看客的我们依然会用“华妃”指代她。只是她不是“华妃”的时候,在宫里官方称呼肯定也不能是“华妃”,不然犯忌讳。

在日本的宫廷也是如此。许多著名的日本女性生前有许许多多的称呼,可是几千年以后,我们提及她,也只是某个特定的称呼。同时也有许多女性有着一样的称呼,但是我们也往往习惯性地用某个称呼专指某个人。

下面我们来讲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源氏物语》里面的六条妃子,也就是六条御息所。她的灵魂作祟害死了刚生下夕雾的葵姬,她的生魂也吓死了夕颜。《源氏物语》里面,她的作祟引起了无数惨案,也让源氏一次又一次失去心爱的人。许多读者都对她恨得牙痒痒。那么,她的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

御息所,是日本宫廷中对于有子女的女御,更衣们的统称。但是在《源氏物语》里面,只要是女御,更衣都可以用这个称呼。

而六条御息所,大家知道她是之前已故的东宫太子的东宫妃,也生下了女儿,所以被称为“御息所”

而“六条”这个词,经常看日本文学或者影视作品的人会觉得格外熟悉,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叫“x条”呢。

其实“一条”到“九条”都是京都附近的区域。当时,只有地位极高的臣子或者是皇族,才会被封在那附近。他们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就叫做“x条”。这个习惯其实很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人们都以封地为氏,原本当时的贵族有姓有氏,后来就只有一个姓氏了。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夕颜有一个侍女叫做“三条”,她在源氏的侍女面前显得格外粗鄙不堪。可是看到“三条”这个姓氏,就可以知道她出身是非常好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见夕颜的身世。夕颜是三位中将的女儿(这里的三位中将,三位是位阶,中将是职务),但是由于父母早逝,她是由侍女抚养长大的。可以说她的身世也非常符合一般言情小说的女主角的套路了。

恨事多有难忘处,奈何再会在歧路。 ——紫式部 《源氏物语》

从《源氏物语》浅谈平安时期日本女性的名字与称呼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能对《源氏物语》有更多得理解了呢。

紫式部的才情在历史上真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她有着独特的眼光看着这世界的每一花每一木。她富有女孩子特有的温柔缱绻。

每每沉浸在《源氏物语》里,每每看着那些故事,我才感受到,其实不光是战争和壮阔的史诗可以称为名著。女孩子的温柔小意,这样缠绵的爱情故事也一样可以引人入胜,也可以影响一个民族几千年。

荣华之梦,我倒不怎么顶渴望,只希望从容享受这四季自然的美景:

例如春花秋叶,变化的天色,等等。

自古许多人都在争论春天的花木与秋天的野望,究竟孰胜?

这真是难以骤下论断的事情。

唐土之人似乎认为春花如锦,最是可取;

而我朝歌咏则好像更重秋色动人呢。到底孰是孰非?

其实,放眼眺望,佳景处处,令人目不暇给,花色鸟音如何评定优劣呢?

只得于狭窄的垣内,尽量设法,使能体会四季变化,种植春天的花木啦,秋天的野草等,好让那些无人倾耳的草虫有所栖息之处,也好叫知音的人儿欣赏欣赏

——紫式部《源氏物语》

上一篇

葛兆光:为什么要给孩子讲全球史而不是世界史

下一篇

历史上的日食,让官员丢命,让皇帝更换历法,甚至还能阻止战争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