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收藏 0 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先辈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璀璨的精神文明(国学),还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即遍布中华各处的名胜古迹。无论是护国卫民的万里长城,还是造福一方的都江堰,都是令华夏儿女无比自豪的存在。

但也有一些古迹往往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譬如说海南的天涯海角,就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不知隐藏了多少悲伤和离别。而在西安这个千年古都的附近,还有很多这样的历史遗迹,焚书坑就是其中历史较为悠久的一个所在。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收缴诸子百家的书籍付之一炬,造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一场文化浩劫。而陕西省骊山上的一个坑洞,就是这场惨剧的见证者。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晚唐的诗人章碣途经骊山,在洞前驻足。触目所及,千年前那场大火所留下的烙印依稀可辨,感叹之余他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焚书坑》。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首句中的“竹帛”,指的是竹子和绢帛,在纸张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东汉之前),这两样东西是人类记录文字的主要载体。在此处则代指记录诸子百家知识的各类书籍。

诗人开头就用夸张的手法把焚书和帝王的霸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似乎随着书籍的销毁,秦王朝的江山社稷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在这句诗里,诗人对秦始皇君臣所施行的愚民政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并明确表达出诗歌的主题,即焚书之类的暴政只会导致国家的败亡。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明确主题之后,诗人从地理方面进一步表明,在老百姓的愤怒下,一切保障措施都形同虚设,“关河空锁祖龙居”。

“关河”指的是函谷关等由山川河流组成的天然屏障。“祖龙”则是秦始皇的一个称呼,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祖龙者,人之先也”

而“祖龙居”则是指秦国的都城咸阳。在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时光里,秦国凭借函谷关的天险,不止一次地抵挡住其他诸侯国的攻击。但诗人以“空锁”二字阐明了民心向背才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地利上的优势根本无法做到长治久安。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在后两句诗里,诗人用历史事实为自己的主题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依据,即“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里的纸灰还没有完全冷却,山东就出现了起义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刘邦和项羽都是不读书的武夫!

诗中的“山东”指的并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函之东。出了函谷关,崤山以东全是战国时其余六国的土地。秦始皇的暴政成为了导火索,六国遗民纷纷起义,而胜利果实最终落到了两个楚人的手中。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楚霸王和汉高祖自然不会是不学无术的无知之徒,但诗人对他们“不读书”的评价还是有一定依据的。首先刘邦出身市井,家中也较为贫寒,接受教育的几率不大。而项羽则是一个标准的武夫,除了习武外,对他叔叔项梁安排的其他功课置之不理,即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出自《史记》)

诗人抓住刘、项二人读书少的共同点,对秦始皇焚书的暴政进行了无情的嘲笑。

一首唐诗,嘲讽秦始皇的同时,无意中揭露了刘邦和项羽共同的缺陷

静阅闲话

纵观全诗,诗人连续借助夸张的写作手法,把本来关联很小,甚至是没有关联的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形成对秦皇暴政的批判和谴责。

先是在首句中,把焚书和帝业联系在一起,让两者之间形成因果关系,点明本诗的主题。其次在第三句诗里,又把焚书和秦末起义联系在一起,要知道焚书是发生在公元前213年,而秦末农民起义却是发生在公元前209年。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好像焚书尚未结束,起义就已经发生了。借助这样夸张的笔法,诗人再次表达出暴政之下,百姓的怒火是何等的迅捷。

参考资料《全唐诗》《史记》

上一篇

古代中国土地可以养活这么多人,引进外来农作物功不可没

下一篇

曹丕为何封曹操为魏武帝而封他自己为魏文帝,有什么道理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