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收藏 0 0

本文乃“素颜1”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史,其中的不少文章都是我国最早的史论散文的典范之作。《左传》按年代顺序编写,没有标题。《曹刿论战》这个篇章的题目,最初是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时加上去的。也有选本从战事着眼来命题,叫《齐鲁长勺之战》。长勺之战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为历史上长勺之战而立的纪念碑

鲁国和齐国都在当今的山东省境内。鲁国是小国,齐国是大国。这两个邻国,经常发生摩擦,战事不断。鲁庄公八年,齐国内乱,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逃往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公子纠南逃鲁国。第二年,齐国又内乱,公孙无知被杀,流亡在外的小白和纠都抢着回国去做国君,鲁庄公还派了军队护送公子纠去接班。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鲁庄公画像

可是,小白抢先了一步,已经当上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带兵迎击鲁军,打败了鲁军,并迫使庄公杀了公子纠。他对鲁国欲拥立纠为齐君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总想寻机进击鲁国。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侵犯鲁国。鲁庄公亲自率兵迎战,采用曹刿的战略战术,在长勺一战,击败了强大的齐国军队,取得了胜利。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长勺一战

全文总共只有二百二十二字,却完整地记录了这一战事的全过程,而且把曹刿这个人物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曹刿和其乡人的简短对话,写出了他求见庄公的缘由。强兵压境,鲁庄公未经周密的考虑就要仓促应战,这就是曹刿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祸临头,百姓遭殃,统治者又是如此无能。曹刿出于爱国的责任心,没有听从乡人的劝阻,入见庄公,共议御敌大计。所以,曹刿一出场,他的形象就是高大的。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曹刿画像

曹刿和庄公的对话,主要是议论迎战的政治条件。从他们的对答中,可以看到肉食者的昏庸和曹刿的智谋。曹刿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庄公自以为得意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指出这种“小惠”和“小信”都与人民群众无关,想要抗击齐军,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于是,庄公想起了还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于一个贵族统治者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算是可贵的了,正如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因为“肉食者鄙”,所以曹刿还要求同庄公一起去作战。果然,庄公采用曹刿的谋略一举击败了齐军。曹刿沉着、机智,根据具体条件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又正确把握时机,采取“战略进攻”原则。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曹刿与鲁庄公分析利弊

曹刿还是一位精细谨慎的人,他唯恐敌人有诈,下车登轼,实地考察,证明齐军确是被打败溃逃,才允许庄公趁着敌人惊慌失措的时候猛烈追击,把敌人逐出国境。打了胜仗,鲁庄公还不知道取胜的真正原因,还弄不清为什么要这么个打法。曹刿分别从克敌和追击两个方面作了分析说明。这精辟的议论,进一步表明曹刿的有“谋”和庄公的无“谋”。因而使一位来自民间的足智多谋、沉着善战的军事家的形象显得更为丰满了。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严谨,层次非常清楚。它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来写的。

《曹刿论战》,无谋的庄公,还得依靠民间军事家曹刿打胜仗

曹刿用计将敌人击退

“论战”这个主题,纲系目,贯串全文,从曹刿对战前准备工作的议论直到对长勺之战取胜原因的分析,逐步演进,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在人物形象描写方面,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塑造人物。作者巧妙地运用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谋”,这一对比手法,把曹刿这个人物的神态、格和才能都写出来了。至于文章的语言,可谓极其简洁,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连省两个“鼓”字和两个“气”字,使句子凝炼有力。全文整句和散句错综使用在整齐中又有变化,读来抑扬铿锵。

参考资料

《左传》

上一篇

抗战岁月的“耒阳童年”(一)朱正:与小学同学“三结义”

下一篇

山河地理 | 鲜为人知的西南丝绸之路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