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收藏 0 0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在文学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兴盛起来的“红学”就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红楼梦图

它的作者大家都知道是曹雪芹,清朝人,起祖上也是清朝的开国功臣,虽然是汉人,但也抬了旗,成为了满族。曹雪芹太爷曹玺的妻子孙氏机缘巧合下成了康熙帝的奶妈,其祖父曹寅从小也是陪伴在康熙身边长大的,还当过康熙帝的御前侍卫和伴读,因为曹家和康熙帝的这层特殊关系,曹家在康熙朝成为了盛极一时的豪门大族。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红楼梦图

康熙帝即位后,曹玺被封为江宁(南京)织造,这官负责皇家采买的职务,官阶虽然不高,却是个肥缺。曹家一门三代四人,连续在南京做了五十八年的织造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就连康熙皇帝下江南,有五次都是住在曹家。

可见曹雪芹的出身还是不错的,就好像他的小说里面的男主贾宝玉差不多,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大家族。可是为什么历史上的曹雪芹都说是生活贫穷,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常常靠着朋友的接济过日子。其著作在当时也没有发表,都是他的朋友看了他的文章,认为可以流传下来,就整理了下来,《红楼梦》的后部据说也是他的刘鹗帮续的。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曹雪芹图

曹雪芹出身虽然高贵,但命运不济,在童年的时候,曹家就被雍正皇帝抄家了,曹雪芹也逐渐沦为贫民阶级。

关于曹府被抄家的原因,一是曹府在织造款项上的亏空。康熙帝晚年六次下江南,其中有五次都住在曹家,曹家多次接驾不仅耗空了家私,还亏空了数百万两公款,到了雍正帝即位时,追究起了亏空的款项,曹家首当其冲。考虑到这巨额欠款事出有因,一时三刻难以还清,雍正帝于是格外开恩,允许曹雪芹之父曹頫分三年补请,然而对于此时外强中干的曹家来说也是于事无补。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曹雪芹故居

二是除了亏空的经济原因外。曹府作为康熙皇帝的亲信,历来和康熙帝及其皇子关系密切,尤其是和长期为太子的胤礽,曹府在皇位的争夺之战中并没有站对队伍,雍正帝即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势必要对自己的政敌一伙开刀。再者,雍正帝当时又派年羹尧征战西北,所需大量经费,曹家的财产便是现成的经费,虽然抄家之后,所得的钱财少得可怜。

虽然家被抄了,但他还是宗室子弟,在乾隆皇帝的时候,曹雪芹在北京还是有一份工作的,就是给满族的宗室子弟教书,虽然薪酬不高,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而且之前曹家的故交也对他有其帮助。这也是因为当时的乾隆皇帝上台,废除了雍正的严苛管制,对之前因为亏空、政治战队等问题被抄家的后人不在追究。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乾隆皇帝图

曹雪芹是一个悲剧的人,出身大家族,却沦为教书匠,而且他的才华也得不到乾隆的赏识。想入官场有所作为,重珍家族的辉煌,但因为性格原因始终无法真正的融入官场。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傅恒,军机大臣,就和曹雪芹关系很好,很欣赏他的才华,想聘请他为府上的幕僚,但身为知识分子、有士大夫之情怀的曹雪芹所拒绝。

乾隆朝的阿桂、海兰察、兆惠等名臣在年轻的时候,都是曹雪芹的朋友,他们的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曹雪芹都看在眼中。所以,为什么说《红楼梦》里面的描述,非有见过大世面的人才能写出来,就一个大观园,里面的设置描写,如果没有一个载体,光靠着作者的想象力是很难完成的。

作为一代文豪,生前的曹雪芹是吃够了苦,因看不惯宗室子弟的不学无术,他把唯一的生活来源教书的工作也辞了,隐住在京城郊外,靠着卖画、给人写字等维持生计,专心致志的构思他的《红楼梦》。1763年的除夕之夜,天寒地冻,曹雪芹贫困交加,疾病缠身,在无尽的悲痛和伤心之下,无医而逝。

曹雪芹:最后坚守传统士大夫情操的人

士大夫图

曹雪芹的一生,有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伟大情操,他蔑视权贵,对封建社会官场、人生的世态炎凉有着清醒的认识。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大概就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胸怀吧!

上一篇

那个你不了解的皇太极——独宠海兰珠、野鸡入账

下一篇

古代超等第一名考卷,古朴典雅韵味有余,你也可以达到此等境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