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沈尹默议论鲁迅之世故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沈尹默议论鲁迅之世故
收藏 0 0

沈尹默先生初见鲁迅,或在1913年。鲁迅之爱憎分明,沈的感受是“就拿我来说,也仅仅感觉到他是真能憎人,同时,又是真能爱人,爱憎之见,异常分明,如此而已”。爱之所及,“对于单纯的青年学子,却很肯推诚相与”,或许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憎之处,“尤其时常要讽刺那像东吉羊派的一班正人君子,也不愿意看那些作家们的创造脸”。所谓“创造”脸,是有所指向,就是民国时期聚合在文学社团“创造社”早期的一班文人。

鲁迅之世故,沈的感受是“鲁迅深于世故,妙于应付,也同他所擅扬的古诗词一样,为当时士大夫之流所忘尘莫及”,这是断语,缺乏事例,似有讥讽。鲁迅揭露抨击中国人性之劣根,为人所知,对时政,特别是政客,却是回避,战斗需要保全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或许这就是鲁迅之世故。

沈先生生于清末,辛亥时28岁,共和国成立时,时年66岁,51年批胡适时,也是参与者之一,不是从学术,而是从人品角度切入,“胡适这个人,我在北京大学和他共事一二年后,就把他的性格看得很明白了。他是两面人:一方面自高自大,唯我独尊;一方面却很能低声下气,趋炎附势的。所以我从头起就没有像社会上一般人人士那样的重视他”。沈先生的书法我很是喜欢,见到这样的文字很惊讶。放在时代新旧交替背景中看,或许是沈先生的生存之道,或其投名状,垂垂老矣之年,忽能大彻大悟,迅速转型,为新政府认可所用,爱憎之标准,全为政治正确。鲁迅之为鲁迅,沈先生之为沈先生,泾渭分明也。或许,我们要对沈先生抱有同情心,戒时下墙头草之心,真的须学习鲁迅的世故,我不非你,就是非你。

《秋明随笔》是沈先生文章结集,料是今人所编,主要是谈书法,不为逝者讳,录入忆胡适一则及忆鲁迅二则,感觉特别扎眼,值得敬佩。“险艰自得力,金石不随波”,不随波,不逐流,在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有几人能做到?

上一篇

南宋冤死的名将,除了岳飞还有他,蒙古大军惟一没攻下他筑的城

下一篇

中国至今下落不明的旷世珍宝,传国玉玺仅排第四,每件都价值连城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