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天下,子孙将天下拱手送人,俄罗斯的建国传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天下,子孙将天下拱手送人,俄罗斯的建国传奇
收藏 0 0

说起俄罗斯,大家一定都知道其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一的。那么俄罗斯国是如何从一个小村落成长为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世界大国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深入了解下俄罗斯的建国历程。

一 、历史背景

1236年,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在今天的伏尔加河畔的萨莱建立了自己的封地——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又被称“金帐汗国”。但是金帐汗国的统治者对于治理国家并不感兴趣,于是他任命了一些小公国的王子替他们征收赋税、粮草以及珠宝,而统治者自己则做了一个只负责收钱的甩手掌柜,终日酒池肉林、寻欢作乐,别无他求。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天下,子孙将天下拱手送人,俄罗斯的建国传奇

小编认为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没有尽心尽力地去治理自己的国家而是只顾着自身享乐,那么这个国家的命运就堪忧了。人们常说治国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国家缺乏管理者的治理,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只会慢慢的落后于邻国,而最终的结果就只有被打败吞并这一结局。

二、俄罗斯的崛起

正当蒙古可汗醉生梦死的时候,一个名叫莫斯科的小公国已经蠢蠢欲动了起来。这个小公国在初创时不过一个村庄大小,它隶属于苏兹达尔公国。蒙古人摧毁苏兹达尔公国后,莫斯科翻身成立了新公国。由于他们的二世王公尤里大肆行贿金帐汗国的乌兹别克汗,从物维尔公国手中抢到了替金帐汗国向各附属国收税的肥差。正是这个狐假虎威的跑堂伙计,逐渐吞并了曾经与自己并驾齐驱的各公国,并亲手为金帐汗国掘开墓坑。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天下,子孙将天下拱手送人,俄罗斯的建国传奇

小编认为莫斯科公国从建立之初就有着不小的野心,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建立自己的小公国,而是想着如何占领整个成吉思汗打下的地盘。而且莫斯科公国还有着两大自身优点:1、心理素质好,蒙古人打完其左脸,其又笑着递上右脸,不论蒙古人对他们如何的苛刻或者是刁难他们都会想着办法满足对方。这样不仅能够从对方手中获得俄罗斯人想要的权力,而且还能在中间抽取一定的利益用来发展自己。2、俄罗斯人很工于心计,不停地对蒙古人人示弱示好,使得他们放松了对他们的警惕,而且还把重要的税收任务交给他们。可以说俄罗斯人是笑里藏刀,蒙古人则是引狼入室了。

三、登堂入室的莫斯科

后来金帐汗国被帖木儿击败,随后走向衰落,分裂为裂出喀山、克里米亚、西伯利亚等一些小汗国。此时在位的伊凡二世立即决定不再向汗国交税。而这种完全是挑衅金帐汗国的做法引起了蒙古人极大的愤怒,于是双方展开了武力的较量。结果蒙古人一败涂地。1473年,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帝国的索菲亚公主后,开始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天下,子孙将天下拱手送人,俄罗斯的建国传奇

小编认为正是因为蒙古人的自大和放纵,导致了俄罗斯公国能够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积蓄自己的实力。而且蒙古人在自身国力衰弱的时候没有明智的选择妥协和放弃而是悍然与俄罗斯发动战争,这样做不仅不会给金帐汗国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暴露自身国力不足的弱点,破坏了金帐汗国战无不胜的威慑力。所以说蒙古人的自大和不理智,是俄罗斯崛起的最好温床。

四、鸠占鹊巢,四处扩张的俄罗斯

1547年,16岁的伊凡大公宣布亲政,自称沙皇。从此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国”。但是此时的沙俄并不能完全将蒙古人征服,他们始终打不下克里米亚鞑靼汗国。对于这一难题,伊凡对外宣称放弃皇位,拥立成吉思汗直系后裔西米欧为王。这一举动不仅惊动世界,更折服了蠢蠢欲动的蒙古人,于是蒙古人与俄罗斯人由对立变为盟友。在经过几年的国土整合后,西米欧“主动”放弃王位,伊凡四世又“不情愿”的坐上王位。无奈的蒙古人不得已只好承认伊凡四世的统治地位。由此钦察汗国所有统治过的领地,全部划归沙俄所有。公元1581年,俄罗斯又出兵踏平西伯利亚汗国。1656年,出兵杳无人烟的北冰洋海岸线,最终发现了白令海峡。1783年,俄罗斯彻底征服克里米亚鞑靼汗国。自此俄罗斯彻底吞并了金帐汗国,俄罗斯的疆域初步定型。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天下,子孙将天下拱手送人,俄罗斯的建国传奇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天下,子孙将天下拱手送人,俄罗斯的建国传奇

小编认为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俄罗斯的第一任沙皇是个睿智英明之人,他巧妙的采用釜底抽薪之计,使得俄罗斯能够兵不血刃地吞并了金帐汗国的全部领土,这样不但免除了己方士兵伤亡的产生节省了国家经济的消耗,而且还能够友好的完成两个民族的融合,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在不知不觉间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民族。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智慧不论何时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碰到的问题。智慧运用的多了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

小编点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在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灾难中总结出来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很适用。但是为什么历史上还是有那么多的国家因为贪图享乐而灭亡,还会有那么多人的人因为贪图安逸而招来灾祸呢?这就要归咎于人的“懒惰性”。人类天性上就有懒惰性,每个人都想要享受最好的生活,想要不去劳作,大多数被灭国的国君也是因为懒得管理朝政或贪图享乐而被灭国这些教训无不告诉我们人类懒惰性的可怕。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惰性,把对于贪图享乐的想法转化为努力奋斗的动力,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一篇

十句话写尽了整个中国历史,不可思议

下一篇

为什么古代很多诗人写诗很好但仕途并不顺利?和珅告诉你答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