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收藏 0 0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称做历史上杰出的一位帝王,并开创“贞观之治”。他的父亲李渊起兵便是李世民首先提出,后经历大小战役无数,最终在公元618年5月,其父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唐朝建立后也是通过战功被封为秦王。

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李世民不甘心一生作为一个王爷,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儿子,册立为太子。并在随后逼迫李渊退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称李渊为太上皇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一、无双智谋

刚称皇帝的时候国家经过连翻大战实际已经外强中干了,权力的更替更是被当时的突厥得知,

突厥颉利可汗,发兵十余万人,一路城掠地,一直打到了距离长安城还有40里,当时长安仅仅只有一万多士兵,十几倍的差距肯定是打不过的。作为一代帝王,马上打下来的江山,李世民得智慧是毋庸置疑的。

当时的李世民布下空城计与渭水河畔痛斥突厥不守信用,毁了盟约(李渊与突厥签订的互不侵犯盟约),这才使突厥退兵,并重新签订盟约,史称渭水之盟。当然这事说的简单,当时的交锋肯定凶险异常。突厥虽然退兵,当时的唐王朝也赔偿了无数的财务,弱国无外交,在什么时候都适用。这事的发生,心高气傲的李世民心里很是不爽,但是形式比人强,只能暂时隐忍下来。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二、隐忍发展

唐初李世民在位期间布施仁政,修养生息,心胸开阔虚心听取群臣意见,励精图治这不仅仅想着发展国家,肯定也有一雪前耻的目的在其中。经过发展,唐王朝越来越强大,加上突厥内乱,整个王朝都在准备进攻突厥洗刷耻辱,当时讲究主辱臣死,渭水之盟带来的羞辱都希望用血来洗刷,更别提当时唐朝名将云集,都是要面子的人,一辈子的马上生活,在长安待久了肯定有那么几个不习惯的。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努力治理国家也带来了成绩,在公元630年,唐名将李靖、李绩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突厥灭亡。这也正式开始了唐对外的步伐,当时对于唐人来说,外族人都是蛮夷,只要不是唐人受伤,外人谁去管。通过攻伐,后被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三、宽厚仁慈

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也做到了足够的重情义。历史很多王朝的更替都出现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且不是个例,很多开国皇帝手下一起打天下的将军都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可是李世民不一样,手下小弟几乎都是高官也都有不错的结局,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甚至魏征作为前太子李建成的手下也被李世民重用,没有什么猜忌。后面更是建立凌烟阁,立二十四功臣图,记下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让天下人民记住他们的功劳,也算是一位仁慈的君王。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四、心胸开阔

后代流传这样一则故事,李世民下朝后想在后花园放松一下自己,便在后花园逗鸟解闷,正巧魏征觐见,他是躲也不是,藏起来也不是,最后只好把鸟放在自己怀里,魏征看到后不想皇上贪图享乐,便故意一直东扯西扯就是不走,最后鸟儿活活被闷死了,这样扫颜面的事情放到一个普通人都会发怒,何况帝王。可李世民并没有处罚魏征,只是私下抱怨,由此可见心胸之开阔。

做皇帝这些必备的素质,看看自己有多少

当然想成为一个好皇帝,品质肯定不止这些,这只是一个大体介绍。总得来说作为帝王,李世民得一生是辉煌的,对内宽容,对外称尊于公元649年过世,在位23年,在位期间功绩显著,为唐朝后来百年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后世对于他的评价也是极高。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上一篇

西汉武帝时期、飞将军李广博望侯张骞中匈奴左贤王埋伏详细经过

下一篇

韩天衡说收藏:两件私藏的文房宝贝,其中之一是周总理用过的砚台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