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西晋猛将系列之五:率步卒三千,转战千里,破敌十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西晋猛将系列之五:率步卒三千,转战千里,破敌十万
收藏 0 0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官至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

西晋猛将系列之五:率步卒三千,转战千里,破敌十万

咸宁五年(279)正月,河西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率众反晋,攻占凉州(治今甘肃武威),晋廷大震。时马隆任司马督,自请招募勇士3000前往收复。武帝准其所请,授他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允其至武库任选兵器,并领三年军资而后出发。十一月,率军西渡温水(今武威东),秃发树机能领部众数万据险阻遏。马隆改革兵器,作扁箱车。在广阔地带,依八阵图联车为营,插鹿角于车的外围;遇道路狭窄,则将扁箱为木屋置于车上,以挡矢石。据《晋书·马隆传》记载,他还令晋军着皮甲,于道旁累磁石干扰身裹铁甲的鲜卑人行动。如此且战且进,不断获胜。武帝在久未闻马隆军音讯后获得捷报,甚喜,诏授马隆假节、宣威将军。十二月,经大战,阵斩秃发树机能,克凉州。

太康初年,晋廷因西平(治今西宁)荒毁,任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兵南下将其兴复。此后马隆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兢兢业业。后死于任上,生卒年不祥。

西晋猛将系列之五:率步卒三千,转战千里,破敌十万

01.西晋建立后,对周边的鲜卑各部采取授予部落首领官职等安抚政策,但是依然避免不了反叛的发生。西晋初年,发生的秦凉之变,就是秃发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发起的一场动乱。

公元269年,河西、陇右地区连年大旱,晋武帝司马炎在陇右设置秦州,以对付灾荒引起的骚乱。

秦州刺史胡烈,曹魏时期即为大将,可是却“勇而无谋,强于自用”。他上任后,不采取安抚和救济,一味实行高压手段,使得“失羌戎之和”,矛盾更加激化。

带头造反的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主,据说,他“壮果多谋略”。他手下这些造反的鲜卑人有好几万,凶悍而善战。

西晋猛将系列之五:率步卒三千,转战千里,破敌十万

三国时期,鲜卑人就在西北的雍州凉州等地活动。当年曹魏的大将邓艾率领大军入川攻打蜀国的时候,他们表示要求归顺。邓艾得到朝廷的允许后,让这些鲜卑人在河西一带定居下来。这里成了大量鲜卑人和汉人杂居的地方。

胡烈本是在西北颇有名气的悍将,朝廷也是希望能用他来当刺史,稳住河西的阵脚。结果,胡烈在高平(宁夏固原)的万斛堆遭敌军围困,将军刘旂受命率军前去救援,竟然迟迟观望不敢前进。孤立无援之下,胡烈兵败被杀。

后来,司马炎先后派遣魏晋名将牵弘和苏愉担任凉州刺史,率军平叛。结果两人先后在青山(环县)和金山(山丹县),与秃发树机能的交战中阵亡。

他们之后接任的凉州刺史是杨欣,他也是曹魏时期的大将,曾经随同征西将军邓艾与蜀将姜维大战,参加过灭亡蜀国的战争。可是他依然对鲜卑人毫无办法。

公元279年,这场秦凉之变已经历时9年之久,司马炎几乎尽遣本朝名将前往西北战场征讨。西晋损失了数万军队,不仅没有剿灭秃发树机能,反而让他联合了氐、羌、匈奴等部落共同反晋。反叛势力由凉州更向西发展。

就在前一年,第三位凉州刺史杨欣,又在武威与秃发树机能的部将若罗拔能的战斗中落败被斩杀了。秃发树机能随后乘胜攻取了凉州。

02.西北战事让司马炎心急如焚,因为河西战乱不断,西晋就不能腾出手来去攻打南方的东吴。不仅无法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而且相反会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这天,在朝堂上一筹莫展的司马炎对群臣诉说自己的担忧:凉州被鲜卑人占领,关中陇右一带就会不断受到侵扰,将会后患无穷。接着他切入正题,问道:“谁能率兵西征,为我讨伐此虏?”

朝堂上的百官原本都在摇头叹息,听到这话,立刻低下头去,一个个都变得默不作声了。就在此时,忽然有一人站出,启奏道:臣愿往!文武百官正在诧异,是谁有这个胆量,敢于领命?抬头望去,竟然是一个名叫马隆的司马督,是个地位很低的六品小武官。

马隆是东平平陆(山东汶上)人,自幼智勇双全,为人正直侠义。他本是兖州的一名武官,曾经在当地干过一件让人无不称道的事情。

马隆

当年,曹魏将领﹑太尉王凌因为不满司马懿专擅朝政,联合自己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图谋另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情败露后王凌服毒自尽。此时令狐愚已于两年前去世,但仍然被开棺曝尸三日。事后,兖州没有人敢前去为他收尸。

此时,只有马隆仗义挺身而出,他假称自己是令狐愚的门客,将令狐愚的遗骸领回,并且用私财为他殓葬。在墓地种植松柏,甚至为令狐愚服丧三年。马隆的义举当时让兖州人都十分钦佩。

前几年,朝廷下诏到各个州郡,告知打算征伐东吴,需要大批强壮威猛的勇士以及有杰出才智的人,要求各地推荐给朝廷,以便选拔录用。兖州刺史就举荐了马隆,说他具备成为杰出将领的才能。后来马隆在军中逐渐升任司马督一职。

03.司马炎问马隆:你自告奋勇西征凉州,有什么破敌之策?马隆提出,如果朝廷任命自己担此大任,会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应对。

不过西征前需要皇帝恩准办理一件事情,就是准许自己招募3000壮士,只要他们身强力壮,武艺超群,可以不问出处。有这样一支部队,打败那些反叛的鲜卑人就不在话下。司马炎听了非常高兴,当即力排众议,同意了马隆的要求,还封他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

估计当时司马炎心中也没抱多大希望,别人不敢领命,只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试试再说了。可是一帮文武百官却把对马隆这个一步登天的无名之辈的鄙夷统统放在脸上。他们讥讽马隆,如今朝廷军队兵员充足,另外搞什么招募兵勇,简直是胡闹。

马隆不管这些议论和嘲讽,随即开始招募工作。告示张贴出去不久,四面八方的壮勇之士纷纷前来应募。马隆让人在校场上立起靶子,让他们一个接着一个上场,靠腰部力量拉动36钧(每钧30斤)的强弩,能拉开者方为合格。结果半天功夫就有3500人通过了考试。

马隆见人数已经够了,就带着几个军士去武器库领取兵器。管武库的武库令拒绝了马隆自己进去挑选的要求,说是没有这个规矩,让马隆和他的人在外面等着。

过了很长时间,武器才取出来。马隆一看竟然是以前魏国打仗用过的兵器,大多早已是锈蚀不堪,如同一堆废铜烂铁。马隆当下便拒绝领取,武库令蛮横地与马隆争执起来。

有其他大臣知道此时后,跑到司马炎跟前挑唆,要他罢免不懂道理的马隆。司马炎将马隆叫去询问事情究竟。马隆坦言,此次奉命西征,将士们是要在战场上拼命来消灭敌人的,怎么能用那些几十年前的朽败兵器糊弄士兵们呢?

司马炎随即下令让马隆自行挑选兵器,还下拨了三年的粮草物资给他。马隆率领着这支3500人的军队踏上了西去的征程,把种种轻蔑和猜忌抛到脑后。

04.马隆的这支晋军跋山涉水快速推进。十一月,马隆大军西渡过了武威以东的温水。秃发树机能指挥手下数万部众,凭据险要地形阻击马隆的前军,还在中途设伏袭击其后军。

马隆面对顽敌,沉着应对。他遇事深思熟虑,表现出老成持重的气质。有的地方山路狭窄崎岖,地形复杂,很容易遭到敌军伏击。马隆设计出一种体型扁窄的“扁箱车”,士兵们推着它缓缓前进。

到了狭窄的地方,扁箱车单车通过,车上放置小木屋覆盖,厚厚的木板让鲜卑人的石块和箭矢都毫无办法,俨然是个装甲运兵车。而到了开阔的地方,就可以将扁箱车并列起来,四面布设鹿角,结为营寨一般向前推进。

遇到敌军上前攻击,马隆就率领将士们把他们杀退。马隆选来的这些勇士个个武艺高强,特别是强弩大发神威,箭矢所射之处,秃发树机能的叛军人仰马翻,死伤一片。

尤为绝妙的是,一次马隆在敌军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垒起了大量的磁石。当身穿铁甲的敌军走到这里,变得步履艰难,动弹不得。而马隆早已让自己的军队穿上牛皮制作的铠甲,所以行动自如。秃发树机能的手下以为晋军是神兵天降。只有等着被斩杀的下场。

马隆率领大军转战千里,杀伤敌军数千之多,未尝败绩。自从马隆率军西去,音讯断绝,司马炎有些发愁了。群臣中又有人议论不休,有人说马隆恐怕已经不在人世。甚至有人说风凉话嘲讽。

一天夜间,马隆的信使赶到了京城。司马炎闻讯连夜召见。当听说马隆西征所向披靡,高兴得抚掌大笑。第二天,在朝堂上司马炎对群臣们说:当初如果听从你们的建议,就会失去秦、凉之地。于是下诏加封马隆为宣威将军,加授刺史仪仗。

马隆大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武威,当地的鲜卑首领率万余户投降。年底,马隆联合当地鲜卑部与秃发树机能决战,取得大胜,秃发树机能也在战斗中被杀,凉州遂告平定。

后来马隆到西平郡(西宁)任太守,率领部下的精兵屯兵据守西平,平定了来自南边的侵扰。马隆在任十余年间威震陇西,对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西北的安定也是功不可没。

名将马隆还有著作传世,中国古代讲述排阵用兵的经典兵书《八阵总述》就是马隆所作。

上一篇

骁勇善战的戎狄8万骑兵,在攻打秦国时,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不见

下一篇

崇祯帝杀了此人,明朝再无边防大将可用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