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收藏 0 0

李鸿章,晚清中兴名臣,一生代表清廷签下了30多个条约,其中绝大多数为不平等条约。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往往呈现出两个极端,指责他的人说他是卖国贼,欣赏他的人则认为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李鸿章对自己曾有过这样一段评价,“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正是这样的评价,使得李鸿章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呼,“大清裱糊匠”。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由于代表清廷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视为汉奸、最大的卖国贼。

而与李鸿章一生有着密切关系的洋务运动,也是褒贬不一,甚至认为他中饱私囊。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事实上,李鸿章从1862年出任江苏巡抚到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后病死,40年间李鸿章开创了多个第一。

比如创办了第一个大型均带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第一个近代民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等。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有人说,李鸿章之所以大力推行洋务运动,是因为他对晚清时局认识最清醒、最深刻。

这样说也不为错,作为晚清海防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在《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对巩固大清海防有着一针见血的认识。

“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身处于晚清大变革时代,李鸿章最终走上了与老师曾国藩截然不同的道路,几乎以一己之力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大幕。

对这段历史有着清晰认识的人,有句话一定不陌生,“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

年少不知李鸿章,李鸿章自评让人深思,但毛主席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李鸿章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丈夫只手把关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诸侯。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首诗就是李鸿章一生的写照,如同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毛主席曾一针见血地评价李鸿章,“舟大而水浅也”。站在晚清这艘巨大破船船首处的李鸿章,纵然有通天的本领,也敌不过大清帝国江河日下。

上一篇

从康熙帝对汉族士大夫的优待政策,看出清朝民心所向的原因

下一篇

聊聊关于《推背图》的那点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