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鸡一屁股坐地上了——解决了中国古代经典数学题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鸡一屁股坐地上了——解决了中国古代经典数学题
收藏 0 0
鸡一屁股坐地上了——解决了中国古代经典数学题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典型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

  •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

  •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我们先看一下传统的算法:

(总脚数-总头数×鸡的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94-35×2)÷2=12(兔子数) 总头数(35)-兔子数(12)=鸡数(23)

解释:让兔子和鸡同时抬起两只脚,这样笼子里的脚就减少了总头数×2只,由于鸡只有2只脚,所以笼子里只剩下兔子的两只脚,再÷2就是兔子数。

现在经典的算法:

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94-35=59。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59-35=24,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24÷2=12只,鸡有35-12=23只。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思路是不是比较有趣,该问题也引发了大家对教育方式的热烈讨论,对此怎么看呢?

上一篇

你了解真正的道家学说吗?

下一篇

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个文科状元,作文登人民日报,现今如何?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