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发现|我国最早用火烧水激技术开凿的穿山隧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发现|我国最早用火烧水激技术开凿的穿山隧道
收藏 0 0
发现|我国最早用火烧水激技术开凿的穿山隧道

陕西汉中石门是我国古代用于交通的穿山隧道,其内壁宽度、高度皆在4米以上。汉代一轨之宽仅1.5米,可知石门内可容纳两车并行。北魏《石门铭》云:“琼楼高阁,有车辚辚。……千载绝轨,百辆更新”。如实描绘了石门通车的盛况。石门之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明帝下诏开凿。从检索现有史料得知,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可供行人和车辆往来的隧道。当时开凿石门隧道没有炸药,开凿的方法是用火烧水激法,即先用火煅烧岩体,然后用水激淬,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山岩破碎开掘,足以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发现|我国最早用火烧水激技术开凿的穿山隧道

汉中褒斜谷口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道,历时六年而成;古称“石门”。后石门道破废,北魏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修褒斜道。 《石门铭》就是为纪念此事而作的,为著名摩崖石刻。

发现|我国最早用火烧水激技术开凿的穿山隧道

《石门铭》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崖面广阔,摆脱纸张限制,大书深刻,笔阵森严,气势雄峻,故而书风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表现出大朴不雕的阳刚之美,堪称鸿篇巨制。此摩崖石刻今已割移藏于陕西汉中博物馆。

发现|我国最早用火烧水激技术开凿的穿山隧道

发现|我国最早用火烧水激技术开凿的穿山隧道

上一篇

为何西周时期的采掘技术,达不到采掘中条山深层铜矿的程度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