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封马屁信堪比三十万大军?天真的李密,老油条的李渊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封马屁信堪比三十万大军?天真的李密,老油条的李渊
收藏 0 0

一封马屁信堪比三十万大军?天真的李密,老油条的李渊

文/作揖

马屁,闻起来臭,拍起来香。

马屁,有两种含义。

一种,就是真的马屁,从马屁股中排出的气体。

一种,比喻谄媚奉承的行为。

古代时,牧民们以养马为荣。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大草原上骑马驰骋,多么肆意畅快。牧民们是那么喜欢马,真心喜欢,以至于看到别人家养的好马时,他们就会拍拍马屁股,竖起大拇指赞叹一声好马。

这个赞叹,发自内心。

到了元朝,朝中大官多是武将。他们喜欢马,喜欢好马,常以拥有一匹好马为荣。就好像过去关羽的赤兔马,刘备的的卢,现如今的保时捷。

拥有一个好座驾,似乎就可以牛气冲天。

于是乎,当狭路骑马相逢,官员遇到领导之时,总会拍拍他的马,竖起大拇指赞叹一声好马。这一巴掌,拍得领导心花怒放。

当然,领导的马到底是一匹好马,还是一匹劣马,却是不一定了。这一声赞美到底是不是出自真心,当然也不一定。

于是乎,马屁就成了阿谀奉承的代名词。这是马屁第二种解释的由来。

李密,隋末群雄初期的执牛耳者。他的一生,势必被拍过无数次的马屁。但载入史册的被拍马屁回响最亮的只有那一次。而那次被拍马屁的经历,从小处来讲,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宏观而言,则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屁,是李渊拍给李密的。

当时,李密刚刚打败王世充,攻陷偃师,拥兵三十万。隋末群雄之中,以他的实力最强。

当时,隋炀帝还没有死。李密想要效仿周武王,聚集群雄,擒杀隋炀帝。

群雄聚集,需要一个盟主。盟主的宝座谁来坐呢?李密当然想自己来坐。在这样的考量下,李密给李渊写了一封信。

当时,李渊在太原起兵,却还没有入主长安。他一方面认为李密猖狂,一方面则认为不能招惹李密,而应该和李密搞好关系,让他帮助自己抵御来自东都洛阳的敌人。

于是,李渊回了李密一封信,一封溜须拍马的信。

诸如,“当今可以一统天下的人,除了您,还有谁?”

诸如,“您作为宗族之长,安定天下后分我一亩三分地就足够了。”

李渊,真真是个老油条。

一封洋洋洒洒的马屁信,李密被拍得飘飘然。他乐呵呵的拿着这封书信给属下看,一来鄙视李渊的谦卑,二来享受李渊的吹捧,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从那之后,李密不再防备李渊,而是专心对付王世充。

李渊能够顺利进取长安,这封马屁信居功至伟,相当于李密的三十万大军为他所用。

除了那封马屁信,李渊其实还拍过李密一次马屁。只不过,当时局势与先前相比已大不相同。

那是在武德元年九月,李渊已经成功进取长安。李密却还在苦苦攻取东都洛阳而不可得。

当时,李密再度与王世充交战于偃师。只是,与当初的胜利不同,这次他打了败仗。败得很惨,令他丧失了东山再起的决心。于是,李密决定投靠李渊,带着两万人马。

对于李密的投靠,李渊是高兴的。毕竟,白白得来两万人马,谁会不愿意?这时,对待李密,李渊再度采取了拍马屁战术。

《旧唐书》记载,“祖遣使迎劳,相望于道,密大喜。”李渊采用车轮糖衣炮弹战术,接连派遣使者慰劳李密。使者络绎不绝,街道这头的使者都能看到街那头的使者,可能街道中间还有好几个使者。这般重视,这般糖衣炮弹的攻势,让李密高兴得合不拢嘴。

就这么着,李密带着两万人马投靠了李渊。

李渊白白得了两万人马。

李渊两次拍李密的马屁,对双方而言,都是满心欢喜。不同的是,李渊得到的是实打实的利益,李密只是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李密真的太喜欢那种被吹捧的感觉了。

就像他还没有发迹之前,因祖父萌阴在朝中担任宫廷侍卫,隋炀帝不喜欢他,让大臣宇文述把他辞退。

宇文述这家伙太有套路了,辞退人还运用了人力资源吹捧战术。他吹捧李密聪明非凡,应该凭才学谋取官位,宫廷侍卫不是他应该干的活儿。这么一来,李密便高兴辞官而去求学了。

你看看,你看看,只要有吹捧,李密这儿啥都好办。

除了宇文述,越国公杨素其实也吹捧过李密。

咳咳,其实用夸赞或赏识来形容更加贴切。

当时,李密骑着黄牛在街头慢行,一手持缰绳,一手读书。那种好学劲儿,堪比衡水一中高三应考生。杨素见了十分惊奇,拍马赶上,与之交谈。他惊异李密的谈吐气质,颇为赏识,夸赞他的才能远超其子。

对于杨素的夸赞,李密很高兴。

后来怎么着了呢?

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造反,李密给他当参谋。

你看看,你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李密在李渊第二次拍马屁之后投唐,他当时所想,到长安之后,怎么着也得被封个三公宰相啥的。

结果么…

李渊共封他两个官位。

一个是邢国公,封地在现在的邢台,对于身在长安的李密而言,这只是一个虚官。

另一个则是光禄卿,咳咳,这个就更扯了,主要负责皇室成员的饮食,所谓后厨总管是也,从三品。

你看看,你看看,从当初的拍李密马屁,到现在只给他一个闲差,李渊的手段有多高,李密的心理落差就有多大。这也是他后来反唐的重要原因。

李密的事迹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他人的赞扬和吹捧,听听也就算了,不必太过认真。如果内心当了真,只能说你太天真。

李密,就是太天真了。

上一篇

对话乾隆:清帝国近现代转型失败对于今天的启示

下一篇

街亭到底有多重要?又缘何会决定整个北伐的成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