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西游拍岸之三:猪八戒的原身–真正的明朝老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西游拍岸之三:猪八戒的原身–真正的明朝老大
收藏 0 0

《西游记》拍岸之三:猪八戒的历史原身

猪八戒在《西游记》里面是个很经典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他来自何方?有历史原型吗?我们来拍拍。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代渐趋定型。作为文学作品,猪八戒首次出现是在元末明初人杨景贤所作的杂剧《西游记》中。在此剧中,深沙神也改称了沙和尚。至迟在元末明初,有一部故事比较完整的《西游记》问世。原书已佚,有一段残文“梦斩泾河龙”约1200字,保存在《永乐大典》13139卷“送”韵“梦”字条,内容相当于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回。此外,古代朝鲜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载有一段“车迟国斗圣”,与世德堂本第四十六回的故事相似。另从此书有关的八条注中,也可窥见这部《西游记》的故事已相当复杂,主要人物、情节和结构已大体定型,特别是有关孙悟空的描写,已与百回本《西游记》基本一致。

一、猪八戒的传说。

距云南省保山市西北方向8公里的板桥镇上有个村子,原名“高老庄”,后改名为“西庄”。村子里有一座“八戒寺”,供奉着猪八戒塑像。走进寺庙,就能见到猪八戒挺着大肚子、肩扛钉耙,雄纠纠地站着。在寺庙正面,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村民们往往在拜过观世音菩萨后再拜八戒。

寺庙的院子现在是西庄村老年协会的活动场所,早先猪八戒塑像是放在正殿的,后来村民们捐钱供了观音像,八戒就让位于正殿的左边。

《西游记》中“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描述了猪八戒在高老庄娶亲的故事。在西庄,关于猪八戒娶高小姐为妻的故事早在明朝初年就在当地广为流传。传说中有以下几段故事:

(一)高老庄村的由来。

西庄村原是灌木丛生之地,明朝初年,戴氏、高氏两大家族先从江苏迁入此处。之后,董姓、张姓、蒋姓、高姓相继迁入,人烟开始逐渐兴旺。而这个不毛之地,则被村民取名为“小岭岗”。随着高姓人家的势力、财力逐渐扩大,高家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之后小岭岗便正式定名为高老庄村。

(二)猪八戒娶亲。

高老庄村里财主的女儿高翠兰美丽聪明,不想一个猪脸模样的人投错了胎,因为爱上了高小姐,便变成人样上门求亲,成亲后暴露了原形。不过,高老爷念其憨厚能吃苦耐劳,便认了这个女婿,这个版本在村里祖祖辈辈流传。

(三)猪神显灵。

早时,高家庄附近都是原始森林,经常有野兽出没。特别是村庄南部一个叫烂坝的地方,经常洪水泛滥,冲毁村庄和田地。那时候的村民以为这是“猪神作怪”,便在洪水来临时向这条河流祈祷:“如果猪神不作怪,我们就塑像供奉。”第二年,这里没有发洪水,村民们便将猪神供奉于村中。而村中移民里的一些读书人,为了规范村中民风,制定出了“戒酒、色、贪、财、嫖、赌、淫、逆”八条戒律,并将此理念寄托在对“猪神”的朝拜中,猪神便理所当然被当地老百姓尊称为“猪八戒”。然后,周围的地名也相应地与八戒这一名字相联系。

据说,高小姐嫁的是一个王姓青年,此人力大无比,住在石花洞,经常到高老庄后面的山上挖地,到旁边的河里洗澡,路过高员外家门口时,他还经常与高翠兰聊天,日久生情。有一天,这个青年路过高员外家门口时,突然天上电闪雷鸣,一阵巨风吹来,把高员外家门口一棵参天柳树吹倒,堵住了高家出门的路。高家没有办法把树搬开。青年见状,安慰高员外:“这区区小事,不必着急!待雨过,我把它搬开就是了。”等雨过天晴后,他就把这棵柳树搬到旁边的一条大河上做桥用。高员外感动不已,问明其身世后,招了他为上门女婿。高翠兰不会生育,但夫妇俩非常恩爱。然而有一天,王姓青年突然失踪了,从此杳无音信。人们认为,王姓青年就是猪神的化身,也就是猪八戒。之后,高家全部迁到离村东南一公里处的七拜村(现在的妻贤村)。

(四)化身牡丹的高小姐。

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西天取经功德圆满后,猪八戒得以升天成仙,他请求观世音让其妻随他一起上天庭,于是高小姐便化作牡丹飞入天庭。

(五)三颗榕树

猪八戒的最后一个传说,是他离开西庄村时曾在这里种下三棵榕树。如今,这三棵榕树就立于八戒寺的门外,古木参天。种下这三棵树后,八戒再没有回过高老庄,留下三棵翘首以待的榕树和至今还在游动的原始鱼类。

……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知道:

第一,西庄村的祖先根本不知道什么《西游记》,在他们讲这些故事时,《西游记》还没有‘出世’呢!

第二,《西游记》的故事广为流传后,村民们更是认为,随唐僧取经去的就是他们村的王姓青年猪八戒,高老庄村因此改名为西庄村。

第三,现在关于猪八戒传说的遗迹:

八戒庙最先在小岭岗,130年前搬到现在卧佛寺旁边的这个地方,在西庄村村后不远处的山箐就叫八戒箐,那是八戒喝水的地方,河叫八戒河。村后的山梁上有块地,叫八戒地。村后有座山,在他老祖活着时,村民们叫它八戒山。在西庄村的旁边有一个村子,叫浪坝村,土话就是烂坝村,是“天篷元帅”得知自己投错了胎,非常恼怒,用猪头拱出来的……

八戒庙正殿的花台前,栽有一丛牡丹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说是为了纪念高小姐,人们在八戒寺中种下牡丹花,旁边陪同芍药,希望这牡丹能长命万年。

在《西游记》的描述中,猪八戒是投错胎才变成猪的,在西庄村旁边的百年古寺卧佛寺,现在还存留着一个石花洞,当地人说,这就是八戒投胎的地方。

卧佛寺正殿建于一天然溶洞中,一汉白玉卧佛供奉其上,其后是豁然开朗的一个石洞,洞内还有一个连接地下暗河的小洞,这里就是传说中八戒投胎的地方。洞内的地下暗河,连通着大殿外的一潭清水,水内游动着许多黑色的奇特的鱼,经专家考证,这是一种原始鱼类,叫软骨四须巴,它的牙齿在喉咙内,长相奇特,只有在非常纯净的水中才能成活。有趣的是,这些鱼能嗑葵花籽,在水面上漂满了葵花籽壳。

二、杨慎书中的猪八戒。

看了上面,我们会更加坚定杨慎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因为杨慎遭流放云南永昌郡(今云南省保山市),常年在此,当地猪八戒的故事他是再熟不过了,于是我们便在《西游记》里看到了与保山西庄村流传的几乎一模一样的猪八戒的故事。

在《西游记》书中,猪八戒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三十六天罡变,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惹来纠察灵官后,差点震倒天关阙,被众神擒住后被贬下凡尘,却错投猪胎,后受观音点化,等待取经人。唐僧和孙悟空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与孙悟空大战,后拜唐僧为师,同去西天取经,功成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西游记》中的各路神仙基本借鉴了正统道教神仙录,由高老庄一集猪八戒提及九天荡魔祖师可见,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即是水神天河宪节。

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书中描写的猪八戒与西庄村的传说中的猪八戒存有巨大区别,书中的猪八戒自始至终有两个最大特点,第一:贪吃;第二:好色。其他的贪财、偷懒、胆小等等都是次要的,基本上是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的东西。如果以贪吃、好色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那么贪吃估计是超过七成,好色最多两三成而矣。

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杨慎是不会轻易放过的,特别是“猪”与“朱”同音,杨慎心中一喜,计上心来,脑袋里面早就赋予了他的内涵与原身形象。我们来拍拍:

(一)贪吃。

猪八戒、沙和尚与孙悟空同为唐僧徒弟,能与孙悟空做师兄弟的,肯定也是帝王级人物,另外唐僧师徒本为一体诸相(这一点很多人都会认同,因为从书中与有些版本的序言中就可看出,此处不多述,留在后面的“拍岸之五:唐僧的真相”中详解),故可从明朝嘉靖皇帝以前历代帝王中寻觅猪八戒的代表原身。

猪八戒为什么贪吃?其一,猪的天性,肚量大;其二,吃这个欲望从来没有满足过。

1、肚量大。

明朝历代皇帝中仁义有量的却不长久,比如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帝)、明仁宗朱高炽(洪熙皇帝),杀戮重的反而统治好些时候,比如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等。

这里面有个特例,明太祖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

论肚量,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大些,作者杨慎之意该是暗指某些人肚量太小,故生成雷公样。然而,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杨慎自己也未免太较真些,明世宗朱厚熜为亲生父母正名,也是孝心可嘉,乃天经地义之事,不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也无伤大碍,毕竟他也尊明孝宗朱佑樘为“皇伯考”,除了名义有些变化,丝毫不影响历史传承,是非成败转头空,还在乎这些朱家帝王的虚名作甚,与你杨家何干?还是自勉些,肚量小引起气量小,招来廷杖之祸。

2、吃:欲望之穷。

猪八戒吃的欲望为什么没有满足过?因为穷。明朝皇帝谁最穷?当然只有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了。他是穷出了水平的,我们来看朱元璋有多穷: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取名“兴宗”,禅名“元龙”。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确实不容易,一个人二十多年几乎没有一顿好饭吃,乞讨过日,几乎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的,今天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很难体会。如果从穷字理解,朱元璋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他是农民、乞丐、和尚的三者一体,且带“穷”字。

此外,兵器“上宝沁金钯”也直接点明了他的出身,水军统帅搞个钯,半路出家的么?呵呵,老猪家里原是种地的。

(二)好色。

在对女性问题上,明太祖朱元璋是比较收敛的,以帝王之位而言,算不上是好色,特别是与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相比,根本不能说是好色。书中猪八戒因为好色,误了不少事,杨慎将明武宗、明世宗身上的特征放在猪八戒身上,混淆视听,指桑骂槐,用意明显,反讥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应该向祖宗学习,引以为戒。如果还有什么用意,只能说小子们这么淫乱,原来是祖宗骨子就带有的。

(三)入赘。

猪八戒入赘之事在书中第八回、第十八回都有写,共有两次: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观音按下云头,前来问道:“你是那里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间挡我?”那怪道:“我不是野豕,亦不是老彘,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不期撞着菩萨,万望拔救拔救。”菩萨道:“此山叫做什么山?”怪物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卵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倒猃门。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万望菩萨恕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高老道:“我们这庄上,自古至今,也不晓得有甚么鬼祟魍魉,邪魔作耗。只是老拙不幸,不 曾有子,止生三个女儿:大的唤名香兰,第二的名玉兰,第三的名翠兰。那两个从小儿配与本庄人家。止有小的个要招个女婿,指望他与我同家过活,做个养老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不期三年前,有 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他说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根无绊的人,就招了他。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行者道:“怎么样变?”高老道:“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还是件小事。他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諕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个妖怪,要请个法师与他去退去退。”……

一次是福陵山云栈洞卵二姐,一次是高老庄高太公家三女儿翠兰。卵二姐的“卵”姓不知是不是与美猴王为“石卵”所生暗合,讥笑朱家一群卵。看来猪八戒入赘是有瘾的,若不是唐僧与孙悟空来,还会继续入下去。

朱元璋的招赘之事估计大家不会陌生,基本情况如下:

朱元璋在外云游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

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招赘为养女马氏之婿,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中国古代男性入赘之事很多,这个郭子兴与高太公一样,都是土豪,其他情节不多述,按这个历史,猪八戒的故事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经历真是解释不清了。

(四)八戒。

八戒这个名字是唐僧给猪八戒取的,见第十九回: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三藏道:“既从吾善果,要做徒弟,我与你起个法名,早晚好呼唤。”他道:“师父,我是菩萨已与我摩顶受戒,起了法名,叫做猪悟能也。”三藏笑道:“好!好!你师兄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其实是我法门中的宗派。”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那呆子欢欢喜喜道:“谨遵师命。”因此又叫做猪八戒。

难道“八戒”含义真的是指五荤三厌?“五荤三厌”出自《冷眼观》第二三回:“你自从进我理门,须守我规矩……便拿手望天上一指道:‘天上不吃雁鸽鸠’,又朝地下一指道:‘地下不吃犬马牛’。复行望空中一指道:‘水中不吃鳝鳖鳅。三荤五厌,一概不准入口。’”

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八戒即八条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华鬘璎珞、不习歌舞伎乐。

杨慎拿五荤三厌作挡箭牌,实际是指佛教八戒,与前面云南保山西庄猪神传说中的“戒酒、色、贪、财、嫖、赌、淫、逆”八条戒律是相合的,因为他认为明朝嘉靖皇帝前,恐怕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当得这“八戒”,遂引来警示当朝与后世帝王。“八戒”这两个字,实实在在的是褒义词,现在因为猪八戒的形象已经变成贬义词了,世事难料呀。

(五)悟能。

“悟净”、“悟能”、“悟空”三者是有不同境界含义的,“悟净”、“悟能”都是观音菩萨给取的,我们此处来看“悟能”二字: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菩萨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那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菩萨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

怪物闻言,似梦方觉,向菩萨施礼道:“我欲从正,奈何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菩萨道:“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那怪满口道:“愿随,愿随!”菩萨才与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猪悟能。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悟”字,有感悟、领悟、觉悟的含义,本身就代表着修炼、修心的意义。悟,是心灵实践,或称“修证”“体证”等。

“能”字可理解为:通过修行,获得了一些法术、特异功能等;即守戒,亦是一种能,唯守戒能灭诸欲,唯守戒能获智慧,守戒即是悟能。

明朝皇帝中能称个“能”字的,确实只有明太祖朱元璋,这是杨慎心理承认的,不服不行,我们后世人给个中正评判,若以历史功绩而言,或许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可以相比,若论出身而言,民国之前,古今中外独步一人,真正的草根皇帝,或称屌丝天子、逆天老祖。

此外,猪八戒与观音菩萨这段话中还有几句:那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

猪八戒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查看史书记载就有,当时元朝统治腐败,各地起义四起,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香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他想去又不敢去,进退为难,遂入伽蓝殿祷告,卜卦三次,第一次问远行逃走,一阳一阴,不吉;第二次问留在寺里,也是一阳一阴,不吉;第三次问投效香军造反,两阴,大吉。朱元璋遂投香军郭子兴部。此事在若干年朱元璋登基之后,写的一首韵文(皇陵碑)中追叙了这一次经过。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猪八戒为什么说“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

我们再来拍拍朱元璋的名字,朱元璋名字有过几个:朱重八,朱兴宗,朱元龙(元龙是禅名),朱元璋。最后这个名字是朱元璋自己取的,“朱”者“诛”也,“元”指元朝,“璋”本意是指一种从纵向分成两半的玉器,形状像半个圭,其意指利器。所以“朱元璋”代表诛灭元朝的神器,他确实做到了。我们再看书中第一回,猴王要离开花果山去外界访师时,有几句诗: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这里第三句有“元龙”二字,可能就是指明世宗朱厚熜如果执迷方士,寻仙丹、求长生,那就只有去会老祖宗朱元龙的份了。

(六)天蓬元帅。

天蓬元帅,道教神祇,原为北斗星宿之一,被尊崇为星宿神。后人格化成为北极玄天大帝所属部将,统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将。

《西游记》中天蓬元帅乃猪八戒前身,为掌管天河十万水兵的元帅,再看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有些巧合:

1、水旁之猪。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濠”字,形声。字从水,从豪,豪亦声。“豪”本指背部长有刺毛的野猪,转义指“刺”。“水”指“护城河”。“水”与“豪”联合起来表示“底部安放有竹刺的护城河”。本义:底部安放有竹刺的护城河。天子脚下之河,天河也。

如果形意理解:水旁之猪,说天蓬元帅真形象呀。

2、水师大统帅。

朱元璋能问鼎九五,初始都是在长三角流域逐鹿奠基,水军是主力之一,例举其中有名的两次水战:

(1)公元1355年,明太祖朱元璋得巢湖水师的支援,击败裕溪口的元军水师,在牛渚登岸,拿下采石矶与“太平路”(明朝改为太平府,后来为当涂县)又击败蛮子海牙统率的元军水师,继而打下溧水、溧阳、句容、芜湖,于次年三月打下集庆路(南京,明朝称应天府),江山初定。

(2)最关键之战是与陈友谅之间的割据战,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都是在水上定胜负的,一次是龙江关水战;一次是鄱阳湖水战。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成为实力最强劲的割据势力。

天蓬元帅的水军实力不容小觑呀,可谓名副其实。

(七)木母。

《西游记》中,猪八戒经常被称为“木母”,此何意?

我们查阅一下“木母”含义,基本上有下面几个意思:

1、《初学记》卷十七引晋代孙盛《逸人传》:“‘丁兰’者,河内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髣髴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后因称汉代丁兰所刻其母之木像为“木母”。例:南朝梁武帝《孝思赋》:“顾丁兰其何人,家河内之野王……刻木母以供事,常朝夕而在傍。”

2、泛指所刻生母之木像。出处:《南史·梁纪下·元帝》:“﹝元帝﹞始居文宣太后忧,依丁兰作木母。”

3、“梅”字可拆为木、母二字,故以称梅。出处:唐代元结《演兴·初祀》诗:“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例:元代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贵显·称旨除官》:“﹝宋神宗问叶涛﹞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涛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4、道学用语。

(1)道教炼丹术中称汞为“木母”,认为“真汞生亥”,亥属猪。

(2)称铅为“金公”,认为“真铅生庚”,天干中的庚、辛和地支中的申、酉同对应五行中的金,申属猴。

(3)“黄婆”是炼丹时催化铅、汞化合的一种药物,道家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脏腑所以叫黄婆,而脾主“土”。

由上,推测猪八戒称为木母有两个意思:

其一:合金、木、水、火、土五行,內属道教,与历代帝王内尊道外示儒相合。

其二:暗合朱元璋少时便父母双亡,唯有木母可拜;又笑孙悟空(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无父无母,唯有猪八戒(明太祖朱元璋)这个木母相陪与管教,然金克木,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才会不理祖训,遂成:缺约束、少孝道、失教养的“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的猖狂小子。

(八)猪刚鬣

猪八戒在书中还有个名字,他自称官名:猪刚鬣,第一次见此名见第十八回: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那怪道:“我虽是有些儿丑陋,若要俊,却也不难。我一来时,曾与他讲过,他愿意方才招我。今日怎么又说起这话?我家住在福陵山云栈洞。我以相貌为姓,故姓猪,官名叫做猪刚鬣。他若再来问你,你就以此话与他说便了。”

“官名”者,一指官职的专称;二指正名、学名。这个“猪刚鬣”名字来得蹊跷,杨慎不会轻易放个这样的名字来安在猪八戒身上,虽然“刚”与“鬣”都在古文中见过,单独剖析无发现,组合“刚鬣”乃硬毛,坚硬的长毛、长刺之意。既然是正名,定然是个有来历的。

思来查去却不得,只好放下。

偶然在浏览其他资料时看到一句话:在云南,人们最崇敬的三个人或神是:观音菩萨、诸葛亮、杨慎。心中一动,观音菩萨与诸葛亮都在杨慎之前,观音菩萨在《西游记》里是一等一厉害角色,诸葛亮会不会也有戏份?武侯祠遍布全国,在四川成都、重庆、河南南阳、陕西宝鸡、汉中、甘肃礼县、湖北襄阳等地都有,在杨慎长期居住的云南保山就有一座,还是嘉靖年间建的,杨慎是非常熟悉诸葛亮的。

后人常将唐代诗圣杜甫的《蜀相》与《武侯庙》对比,《武侯庙》这首诗得以传世便是得益于杨慎,其次是《杜诗详注》的编者仇兆鳌。杨慎在《升庵诗话》里对《武侯庙》一诗作了很高的评价,仇兆鳌引述杨慎的观点,并且作了附议。我们今天在《杜诗详注》卷九里还能读得到他们两个人的一唱一和:

“杨慎曰:正德戊寅,于武侯祠见壁间有诗云:‘剑江春水绿(一作“渌”)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此诗始终皆武侯事,虽子美或未过之,惜不知其姓名耳。”

遂思:诸葛亮一人挑尽蜀国重担,与猪八戒西天路上挑担十万八千里有得一拼;诸葛亮事必躬亲,治世理政的水平可称“能”,真“悟能”也;诸葛亮的《诫子书》千古流传,以身作则,真正的“八戒”者也。诸葛亮的优点都到了猪八戒身上,真让人难以接受呀!

此外,史传诸葛亮羽扇纶巾、英姿飒爽,可谓美男子,其妻黄月英却极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襄阳记》之言:

襄阳记曰: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这典故之言与猪八戒说“我虽是有些儿丑陋,若要俊,却也不难。我一来时,曾与他讲过,他愿意方才招我。今日怎么又说起这话?……”正好反语相合,八戒虽丑,却十分实用(才堪相配),有意思的是,他“若要俊,却也不难”,只须恢复老猪官名猪刚鬣就可。

人生如戏,天蓬元帅这个猪胎投的令世人唏嘘!杨慎会不会在感叹诸葛亮生不逢时,在感叹诸葛亮应生帝王家,阿斗刘禅太让人揪心呀!其实何尝不是杨慎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才高八斗却无处可放,有心为民却报国无门,朱厚熜叫人郁愤难填呀!杨慎也是嘲笑自己与诸葛亮同病相怜,生不逢时投错胎也。

最后,故技重施,摆摆拼音游戏,将“刚鬣(ganglie)”的韵母对调一下试试,发现是“geliang(葛亮)”,加上“猪”(即“诸”),便是猪八戒的官名:诸葛亮。

谬乎?神乎?杨慎,你真是整人不用刀枪呀。

综上所述,有《西游记》拍岸之三:猪八戒的历史原型以明太祖朱元璋为基,明朝好色皇帝为辅,又参入其他历史人物标记。

此处先拍八点,一拍不能尽,之后故事中还有或多或少的人物对应,欲知详细,可看后续拍岸。

上一篇

开卷有益,别再被“读书无用论”蒙蔽你的双眼

下一篇

也许你不知道的历史,秦末竟然有两个韩信,只不过结局都是比较惨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