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也许你不知道的历史,秦末竟然有两个韩信,只不过结局都是比较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也许你不知道的历史,秦末竟然有两个韩信,只不过结局都是比较惨
收藏 0 0

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天下之人风行影从纷纷响应,先前的六国遗民也趁乱各自复国,割地为王。在这季世乱局中,有两个同名同姓的人,各自搅动一方风云,胙土分茅,成就王侯之志。其中一个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淮阴侯韩信,另一个则是原六国之一的韩国宗室之后,后来被刘邦封为韩王的韩信,后世史家为了区别淮阴侯韩信,故称其为韩王信。

淮阴侯韩信,少年时很贫穷,加上自身没有什么过硬的谋生手段,以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厚着脸皮到别人家去蹭饭吃,时间久了就搞得人人厌恶。既然招人厌恶了,就不免有些看他不惯的人找茬欺负他,别人的冷嘲热讽应该算是寻常小事,至于后来的胯下之辱,想想也实属正常。尽管如此,但是韩信却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并且坚信自己会成功,他的母亲死了,穷的都没法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风水好且又地势宽敞的坟地,以便他日后成功了可以置万户人家为母亲守墓。其志向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项梁的军队来到了他家乡附近,韩信投奔了项梁。项梁死后,韩信追随项羽,虽然有官做解决了吃饭问题,但是始终得不到重用。灭秦之后,项羽分封诸王,韩信看项羽身边实在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就离开了项羽,投奔了刘邦。起初在刘邦那边以然不受重用,好在刘邦的好友萧何很看好他,并且在他准备离开刘邦时,被萧何拉回来了。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重用韩信,让他做了大将军,由此韩信的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接下来的事情众人就熟知了,在韩信的计谋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川向北平定三秦,然后出函谷关,向东一直打到项羽的都城徐州。刘邦不敌项羽,形势危急之下,分兵韩信和张耳,从此韩信北上偷袭安邑定魏国;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平定赵国;再转向东攻破齐国都城临淄,然后在潍河上壅水上流,半渡而击斩龙且,最终平定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至此韩信华丽转身,达到了人生最高峰,拜将封王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最后又十面埋伏灭项羽,助刘邦终成汉祚一统。

刘邦完成了一统天下,韩信因为功高盖主,不断受到打压,爵位也直降为淮阴侯,韩信心中郁闷不满,自然生出些许反意,最后被吕后设计诛杀。至于其后世子孙之事,史书不载,湮没无闻。

另一位韩信,史称韩王信。这位韩信,比之淮阴侯,无论军事能力,还是人品气节,那就有点欠缺了。且说人品,淮阴侯韩信总还知道“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巨大利益面前不去做出背叛的事情,但是韩王信却不时做出点朝秦暮楚的事情,稍有压力就会做出投敌的举动。

韩王信是六国时候韩襄王的孙子,当秦末群雄并起的时候,韩国的后人们没有复国立韩王,项梁就找了个以前六国时韩国的公子韩成做了韩王,后来随着项梁战败身死,韩成没了靠山,原来韩国地盘呆不下去了,就韩王也不做了,跑到项羽那边去伺候楚怀王了。这样韩国属地没人管,后来刘邦瞅了个空子,派张良去将韩国故地收拾下来,韩王信于是就来到了刘邦这边,刘邦对他说:跟着我好好干,好好出力,等灭了秦我就支持你做韩王。韩王信于是便兢兢业业地干了几年,并亲自带兵去把韩国旧地收复了,秦灭亡后,韩王信做了韩王。

后来刘邦项羽争天下,起初刘邦处于劣势,处于刘邦集团韩王信在项羽大军来到时,转而投降了项羽,可能在项羽那边不得志,就瞅个机会又逃跑到刘邦那边,刘邦似乎没在意他投降的事情,依旧让他做韩王。后来韩王信在最终消灭项羽的战争中出了一些力,刘邦最终获得了天下之后,正式封他为韩王。不久之后,让其到太原以北防范匈奴,后来匈奴冒顿单于来犯,韩王信一面向朝廷求救,一面向冒顿求和,当朝廷军队来时,韩王信却又惧怕向匈奴求和的事情被朝廷知道,就投降了匈奴,并把自己的封地也一并献给了匈奴。后来韩王信还参与了匈奴在白登山围困刘邦的战役。由此看来韩王信在匈奴那边貌似过得还不错,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汉高祖十年,韩王信派人实施反间计,使得陈豨谋反。次年韩王信和匈奴骑兵一起进攻参合,汉将柴将军出兵对战,尽屠灭了参合的匈奴骑兵,韩王信也死于乱军之中。三十年后,汉文帝当朝,韩王信的一个儿子韩颓当和孙子韩婴率领部下又投归汉朝,二者皆被封侯。汉景帝时爆发的七国之乱中,韩颓当立功不小,获得了爵位世袭的资格。此外汉武帝身边的弄臣红人韩嫣,正是韩颓当的孙子,也就是韩王信的曾孙了。

在秦末风起云涌的大潮中,两个韩信都曾叱咤疆场裂地封王,但最终却又都死于非命,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令人唏嘘!

上一篇

西游拍岸之三:猪八戒的原身--真正的明朝老大

下一篇

徐庶入曹营真是一言不发吗?真实历史:他位卑言轻没有什么发言权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