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猎取天骄驰卫霍,笑谈功过唱秋风—汉武帝刘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猎取天骄驰卫霍,笑谈功过唱秋风—汉武帝刘彻
收藏 0 0
猎取天骄驰卫霍,笑谈功过唱秋风—汉武帝刘彻

元封五年四月(公元前106年),汉武帝颁布了简短大气、踌躇满志的《求茂才异等诏》,开篇便是千古流传的: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一代雄主汉武帝,自有非常之功,自更是非常之人!

那便让我们回到那段金戈铁马、朔风劲吹、追亡逐北、文采斐然、剧烈变革的华丽时代。

说汉武帝是非常之人—即便是从他的出生来看也是如此。

在入宫成为后妃之前,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原来已经嫁做他人妇,并育有一女。后因为西汉时期我国占卜业很发达,他外婆在为女儿卜算时得知她是大富大贵的命。

哪里最能给人大富大贵,无疑是天字第一号的皇家了。

这位很有决断力的老太太马上把女儿从女婿家抢了回来,并想方设法送进了皇宫。

这样的故事今天听来匪夷所思,也只有在煌煌气度的大汉王朝才会发生吧。

尽管刘彻在他外婆的强力干涉推动下,得以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似乎还是离皇位很遥远,这主要是当时皇帝虽是他老爸汉景帝,可许多大事的决定权掌握在他奶奶窦太后手里。

写到这里,发现汉武帝成为一代英主雄主是有理由的—他的奶奶外婆都是强势人物啊。

汉朝以孝道治天下,所以太后有很大的权威。一般父母都爱小儿子,窦太后也是如此。疼爱儿子,自然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他。皇家最好的东西就是沉甸甸的皇冠,所以窦太后希望立梁王刘武为皇太弟,等大儿子百年之后,小儿子也一享人主的尊荣。

可毕竟父子相传才是继承的正统,窦老太太再怎么有权威,也斗不过祖宗家法。所以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窦太后的这个心愿最终不了了之。

虽然叔叔的威胁去了,可刘彻离皇位还是很远。因为祖宗家法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尽管当时的薄皇后没有儿子,可是刘彻的哥哥一大堆,他根本就排不上号。

好在这时刘彻这个注定要大富大贵的母亲是个聪明人,跟他那很有影响力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把关系调理得热乎了。他姑姑之所以影响力大,主要是他奶奶窦太后寂寞。一个眼睛不好使的老婆婆,大儿子当皇帝整天是批不完的奏章,理不完的国事,所以来陪她的时间很少。心爱的小儿子又远在梁国,不能时时承欢膝下。所以平时能来陪伴宽慰她的就是这个女儿了。而当时窦太后又是左右朝政的人物,自然馆陶公主的影响力就非常之大。

馆陶公主虽一时风光无限,但她也知道要保富贵长久,就不能只盯着眼下的老母亲和皇帝,因为他们迟早要到太庙里去陪伴祖宗的。所以她把眼光放到了后汉景帝时代—找一个对自己亲热的侄子做皇帝不就是了。

刘彻的母亲抓住了这个机会,以一个“金屋藏娇”的婚姻承诺取得了馆陶公主的支持。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刘彻之所以能够被立为皇太子,主要还是因为他自己的聪慧俊朗。汉景帝也是一代明君,自然不会把好端端一座秀美江山交给一个不成器的儿子。

刘彻继位之后,他奶奶还健康着,不过地位变得更高。从太后升格成了太皇太后,对朝政的话语权也更重了。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汉武帝刚即位时,准备大刀阔斧的干一场。可理念和老太太及朝中大臣的政治思想格格不入,还差点因此把皇位给弄丢了。所以即使如刘彻这般雄武的君王,也一时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以后他就学起了韬光养晦,毕竟他还很年轻,熬得起。

上一篇

清朝的老和尚解读诸葛亮预言的奥妙:做“事后诸葛亮”

下一篇

古代四大真实功夫,第二咏春拳,铁砂掌一招致命,一般人练不起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