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从崇祯皇帝执政重新认识昏君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崇祯皇帝执政重新认识昏君
收藏 0 0

以前,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昏君总是穷奢极欲、荒淫无道的,而宵旰忧勤、克勤克俭这些词儿总是形容明君的。所以人们很愿意相信大明朝不该亡,可惜君非亡国之君,臣尽亡国之臣,时也,势也,命也,运也。否则的话,这道理说不通啊,为什么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明君,还会亡国?

从崇祯皇帝执政重新认识昏君

然而在崇祯之后,恐怕昏君这个词的内涵必须把领导力低下、政治才能匮乏包括进去,这也是符合现代管理学理论的。现代企业当中,因为领导人能力低下造成破产倒闭的例子屡见不鲜,企业如此,何况诺大帝国!昏君的无道,管理国家制定国策之违背社会运转规律,要更甚于奢靡和荒淫。

说起来,崇祯接手帝国的时候,大明的官僚系统已经彻底腐烂了,但是中枢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的。

从崇祯皇帝执政重新认识昏君

不信的话,且看崇祯杀了多少大臣,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杨镐(兵部侍郎)

刘策(蓟辽都御史)

袁崇焕(督师 辽东巡抚)

孙元化(巡抚都御史)

杨一鹏(漕运总督)

熊文灿(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郑崇俭(三边总督)

薛国观(内阁首辅)

陈新甲(兵部尚书)

周延儒(内阁首辅)

以上所列还只是大臣,下级官员被送上断头台的不下百人。本来官僚系统内已是弊端丛生,病入膏肓,而皇帝的这把不分青红皂白的屠刀更是斩断了官员们所余不多的心气。崇祯后来觉得没有一个大臣能够托以腹心,放眼望去人人皆敌,政令传不出紫禁城,可这能怪谁?

从崇祯皇帝执政重新认识昏君

所以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如果历史上大多数亡国之君,要是能够接手崇祯的局面,恐怕做梦都会笑醒。试问历史上多数困于深宫的昏君,谁能随随便便就杀掉宰相,杀掉三军统帅?

可惜啊,崇祯越是勤政,就越是将帝国送入深渊。一个皇帝,性格操切,不会以利益为导向凝聚臣民的人心,没有一个通畅可靠的信息系统辅政,分不清忠奸,不知道政策的落实情况,只知道单方面要求臣民忠心报国,坏了事只知道杀杀杀,多厚的家底都会被他败光。

从崇祯皇帝执政重新认识昏君

对待崇祯,评价要客观,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他必须对大明的亡国负主要领导责任。

上一篇

道光的慕陵:外观看似普通,实则是最大的雕龙金丝楠木殿

下一篇

孙中山《建国方略》有啥内容?从中展现孙中山的伟大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