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收藏 0 0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败亡,王允掌控朝政。然而在贾诩的建议之下,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率军反攻并占领了长安,杀死王允,西凉一脉再次掌控朝政。

李傕、郭汜为了安抚天下诸侯,胁迫汉献帝给天下各诸侯封赏。当时封赏给淮南袁术的是左将军之职,并封阳翟侯。而代替皇帝前往封赏的正是当时任三公之一太尉之职的马日磾(mǎ rì dī)。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袁术

马日磾持节前往寿春见袁术,不料袁术并不待见他。一天,袁术找个理由向马日磾借符节(代表皇帝传达命令的一种信物)观赏一番。马日磾不知是计,把符节给了袁术,谁知袁术拿了之后居然不还给马日磾,还要求马日磾给自己军中10几名将领升官。马日磾果断拒绝:“征辟为官是朝廷的命令,怎么能靠强迫得到呢?”马日磾没办法要回符节,就想离开寿春,但袁术也不让他离开。马日磾感觉自己受辱,气愤非常,没过多久就吐血而亡。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袁术

从整个事情来看,袁术显然不大欢迎马日磾。袁术生在官宦之家,早年就在洛阳为官,怎么可能没见过符节呢?符节有什么好看的?再者,朝廷封官是朝廷的打算,又岂能相求?袁术其实就是在故意为难马日磾。

对于袁术来讲,能得到朝廷的封赏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马日磾也不过是代替朝廷封赏而已,跟袁术又没有私仇,袁术何以处处针对马日磾呢?这里面可是大有玄机: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袁术

1.袁术并不认同这个朝廷。所谓的朝廷早就有名无实,且现在还掌握在李傕、郭汜,天下诸侯根本就不会把朝廷当回事,袁术向来狂妄自大,野心蓬勃,如今汉室衰微,袁术大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2.朝廷封袁术为左将军和阳翟侯并不能让袁术满足。左将军和阳翟侯从官职和爵位上讲并不低,但袁术却不会把左将军和阳翟侯放在眼里。袁术出身名门,自小就得封侯,左将军是武将中高位,然而袁术眼高于顶,自认天下第一,屈就左将军对于他来讲太委屈了。如果是骠骑将军或大将军,袁术或许还会欣然接受。

3.袁术和李傕、郭汜也是有仇恨的。当时各路诸侯反董卓时,董卓曾把袁家在洛阳的人共50多人全部杀死,虽然是董卓下的命令,但李傕、郭汜两人绝对脱不了干系。全家灭族之仇,袁术岂能忘怀?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袁术称帝

4.马日磾在寿春曾经多次有求于袁术。虽然不知道马日磾到底让袁术做了什么,但史料明确记载马日磾确实多次有求于袁术,所以袁术对马日磾很反感。

《后汉书》:初,太傅马日磾奉使山东,及至淮南,数有意于袁术。

5.马日磾为人奸诈。袁术让马日磾征辟下属为官是有原因的,因为马日磾曾经私下征辟征辟孙策为怀义校尉,朱治、华歆为掾属。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孙策

孙坚去世以后,孙策就投奔袁术,朱治是孙策的下属,华歆当时应该是袁术的下属。问题是袁术为人心胸狭窄,反董时就曾有意为难孙坚,虽然孙策来投,但袁术并不会信任孙策。华歆与袁术关系也不好,正有打算离开袁术。也就是说马日磾征辟的这三个人表面上归属袁术,但实际上都不是袁术的人。这不是明摆着给袁术难堪吗?袁术不生气才怪?

更重要的是,孙策、朱治、华歆当时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李傕、郭汜所代表的朝廷没事征辟他们干嘛?按照朝廷的指令,马日磾是前来封赏袁术的,征辟孙策、朱治、华歆并非朝廷的指令,而是马日磾私下所为,这显然是违规行为。

三国时此人位列三公,皇帝让他去封赏袁术,袁术却说:我气死你

袁术和玉玺

马日磾死后遗体运往长安安葬,当时孔融就曾经批评了马日磾,骂他取媚奸臣、欺骗朝廷,原因就是在这里。

《后汉书》:日磾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宁辑东夏,而曲媚奸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辄使首名,附下罔上,奸以事君。

至于为什么马日磾会征辟孙策、朱治、华歆3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袁术本人对朝廷本就不感冒,马日磾到寿春后却仗着他是皇帝派来的人,私下会晤与袁术关系不好的人,正好撞上袁术的枪口上了。袁术毕竟还顾及颜面,不敢直接动手杀死马日磾,于是故意为难马日磾以泄中之愤,不料却把马日磾给气死了。

上一篇

楚简王在位二十四年楚国发展如何?楚简王去世后楚国将会如何?

下一篇

王朝衰败大多有个过程,这个朝代却不一样,兴盛之时突然灭亡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