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十六国春秋:起源(试更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十六国春秋:起源(试更新)
收藏 0 0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世间万物皆有缘由,纵观华夏五千载青史从不缺乏战乱分离,列土拥兵,相互攻伐,杀戮盈野,血流漂杵的灰暗时代。若东周时前有五霸曰春秋,后有七雄曰战国,秦皇一统于其后,收九州之铁铸十二金人永镇华夏。

然祖龙崩死于沙丘,赵高胡亥合谋篡位矫诏公子扶苏、大将蒙恬自缢于北地军中,几乎与此同时渔阳郡大泽乡一个貌似寻常的雨夜陈胜吴广喊出了哪一句中国人最为熟知的口号“公侯将相宁有种乎!”由此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在此期间项羽、刘邦相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楚汉争霸为我们呈现了一出没落的贵族小青年如何胖揍市井老流氓最终却被反杀的好戏。期间更是为我们贡献了一些列诸如“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自刎乌江。”的成语极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也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谋士斗智、名将逞勇,英雄美人,铁汉柔情似乎成了那个时代留给我们最深切的记忆,也似乎成了每个乱世的标配元素。

项羽的失败其实也标志着中国“贵族政治”的彻底结束,刘邦的胜利也恰好行政印证了那句我相信是时至今日每个中国人心底里甚至是已经渗透到骨子里的那句“公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行文至此貌似也和标题八竿子打不着,还劝各位看官老爷莫着急,下次更新咱们接着说。

上一篇

原创:(旧文重订)华夏神话中水神的原型及其讹变 上

下一篇

汉建世皇帝,本来是个放牛娃,抽个签竟然做了皇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