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赵二解史第13讲——“九世之乱”证明了“父亡子继”的重要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赵二解史第13讲——“九世之乱”证明了“父亡子继”的重要性!
收藏 0 0
赵二解史第13讲——“九世之乱”证明了“父亡子继”的重要性!

九世之乱发生在商朝,自商朝的仲丁后,一直连续发生王位纷争,都城一再变迁,使国家动乱不安,由于这一动乱有商朝的九个君王参与,所以称为“九世之乱”九世之乱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产生的原因是继承制度,这种继承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这种制度在仲丁死后,让商朝一再陷入混乱中,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仲丁乃是商王太戊的儿子,在位之时将商朝的国都从亳迁到了嚣。仲丁去世之后,他的兄弟们便开始凭借着个人的势力开始争夺王位,最终仲丁的弟弟外壬继承了王位,由此开启了商王朝一百多年由王位争夺引起的混乱。

赵二解史第13讲——“九世之乱”证明了“父亡子继”的重要性!

“九世之乱”过程

外壬在位之时,由于仲丁死后发生的王位争夺,商王朝已经开始步入衰弱期,原本臣服的各部落开始蠢蠢欲动,邳和侁的部落便曾发生叛乱。

外壬死后,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河亶甲继位。河亶甲在位期间,由于商朝的国势已经开始衰弱,为了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于是将都城从嚣迁到相(今河南内黄)。之后为了维护商王朝的统治地位,在方国大彭国的帮助下,先是使邳国得以归顺,后又出兵讨伐蓝夷,之后又派彭伯、韦伯讨伐班方,并使其臣服,被孤立的姺人也被迫向商王朝臣服。

河亶甲死后,他的儿子祖乙继位。同样为了避免王室内部的纷争,他又将国都由相迁至耿,后因洪水又迁都至庇(今山东省定陶县)。得益于父亲打下的基础,祖乙在位期间重用贤臣巫贤,使得商王朝一度实现了中兴。

祖乙死后,他的儿子祖辛继位。

祖辛死后,他的弟弟沃甲继位。

沃甲死后,他的侄子、祖辛的儿子祖丁继位。

祖丁死后,他的堂弟、沃甲的儿子南庚继位。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邢)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

南庚死后,祖丁的儿子阳甲继位。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作为商王已经无力控制这种局面。

赵二解史第13讲——“九世之乱”证明了“父亡子继”的重要性!

阳甲死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继位之后,先是渡过黄河,重新将国都迁回至亳,之后又迁都至殷。盘庚是一位极有作为的帝王,他遵行成汤的政令,使得百姓们渐渐安定,诸侯也开始重新归附和朝见,商王朝至此才算再度复兴。

赵二解史第13讲——“九世之乱”证明了“父亡子继”的重要性!

“九世之乱”到底有多么混乱,如今已经没有办法得知,但从商王朝自仲丁以后的多次迁都来看,因王位之争对商王朝造成的损害极大,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史记·殷本纪》有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为了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商朝废除了“兄终弟及”的制度,一律改为“父亡子继”,以确保安宁。

赵二解史第13讲——“九世之乱”证明了“父亡子继”的重要性!
上一篇

他是诸葛亮暗中培养的大将,却被刘禅排挤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