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人都回国发展?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人都回国发展?
收藏 0 0

据记载清末民国时期,先后有近10万名青年学子留学海外。跟现在大多留学生留在国外发展不同的是,那时的留学生大多数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纷纷成为海归,回国发展。据1937年的清华留美同学录,在所载1152人中,学成回国者1131人,回国率高达98%以上。要知道那时候的中国还是一片凋敝,远不如今天的中国这么繁荣昌盛,为何会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人都回国发展?

一、报效祖国,救国救民

清末民国是一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国家遭遇列强入侵,社会矛盾激化,所以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出国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列强国家都是他们寻找真理和救国之路的对象。留学就是为了学知识、长本领,回国工作,很少有人想到在国外发展的。大部分五四等进步青年留学是为了报效祖国,救国救民,留学后去向自然大部分都是回国,或是在海外从事救国运动。许多留学生后来都成为有卓著成就的科学家和国共两党的重要领导,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寻求学医救国,归国后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人都回国发展?

二、留而优则仕

在科举考试时期,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士子的发展模式。晚清废科举后,读书做官的传统观念仍被不少知识分子奉为圭臬,“留而优则仕”成为知识分子新的出路,1905年,清政府一面下诏废科举,一面下诏举办回国留学生考试。考试合格者分别被授以进士举人等旧式出身。自1905至1911年,由考试入仕的留学毕业生总计在1400人以上。清政府的目的在于借此笼络人心,分化瓦解留学界的反清革命力量,清政府这一招确是吸引了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

民国时期,国体政制除旧布新,代表中国社会新思想、新潮流的留学生们迎来了他们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黄金时代。当顾维钧正在美国埋头撰写博士论文之际,新成立的袁世凯政府即电邀他归国担任总统府英文秘书。像这样的机遇一下子降临到一个个青年学子头上,恐不动心者少有。 据1916年留美归国学生职业统计,在340人中,从政者110人。这110人中,90%以上在中央一级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工作。只有8人“屈居”在省级行政部门。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人都回国发展?

三、国内待遇丰厚

许地山的小说《三博士》中,主人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留洋回来,假如倒霉也可以当一个大学教授。”这虽然是小说中的一句戏言,却也是那时留学界情况的真实写照。以胡适为例,当1917年北京大学聘书寄到美国时,他的博士学位尚未拿到。须知当年的北大,是全国鸿儒硕彦群集的“太学”。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准博士”面临这样的机会,自然十分难得。

1922年中国实行新学制后,各类公私立专门学校竞相升格为大学,一时间大学数量骤增,大学师资奇缺。各大学不惜以较高职位和薪金争相延聘师资。教员待遇也是相当丰厚,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以当时教授的收入水平,一年的工资,在北京买套四合院住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人都回国发展?

综上所说,当时国内给予归国留学生的待遇,远超出于国外。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只能做一名二等公民,而回国后却可以一下跻身于“高等华人”之列。两相对比,孰优孰劣,是留是归,这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恐怕用不着迟疑,也无需彷徨了。

上一篇

铁面无私包拯,弹劾了许多朝廷大佬,为何却没有得到报复?

下一篇

一生刚直的龚自珍,应该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带着英军闯入圆明园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