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人造假技术之高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人造假技术之高明
收藏 0 0

大家应该都喜欢购物吧,不知道有没有买到过假货。现在的造假技术很高明,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买到假货。有人就说:要是生活在古代就好了,古人诚信,不会造假。古代真的没有造假吗?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则古人买到假货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学士纪晓岚在他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他买到假货的经历:纪晓岚的表哥叫万周,有一次来纪晓岚家做客,买了只烤鸭。回来一看,却是只假烤鸭。原来鸭上的肉全都吃完了,只剩下完整的骨头,里面装了泥巴,外面糊上纸,染成被熏烤的颜色,涂上油,只有两只鸭掌和鸭头、鸭脖子是真的。“乃尽食其肉,而完其全骨,内敷以泥,外糊以纸”。不得不说这制假的想象力也是惊人了,而且工艺还不错!愣是把人给蒙过去了。

古人造假技术之高明

还有一次,纪晓岚逛琉璃厂时,看到有人在卖十六块明代罗小华制的墨。装一个大大的旧盒子里,真的像是很老的东西一样。可是拿回家一试,那墨竟然是用泥巴做成的,表面上染成黑色,就连上面的白霜,也是盖在湿的土地上长出来的。

乾隆丁卯年,纪晓岚到京城参加乡试,住在一家小客店中,买了一只蜡烛,居然点不着。原来也是用泥巴做的,外面敷了一层羊脂。

古人造假技术之高明

还有,纪晓岚家的佣人叫赵平,用两千文钱买了一双皮靴,觉得很得意。一天突然下起雨来,赵平穿着鞋出门,光着脚回来。原来靴筒是用乌油的高丽纸揉皱以后做成的。靴底则是糊上一些破的棉絮,旁边用布缝起来。纸遇到水就湿了,再加上脚一踩就破了,只好光着脚回来了。

上面这些买到的假货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没有损失多少钱。然而,身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买到的两次假货被骗了不少钱财。

古人造假技术之高明

张之洞奉命回京述职期间,偶到琉璃厂闲逛,在一家古玩店看中一口大缸:此缸形状古怪,古色古香,缸体四周刻满了小蝌蚪状的篆字。经与店主砍价,以2000两银子购得。随后将这件宝贝不远千里带回武昌总督衙门,还让工匠将古缸上的篆文拓了几百张拓片,广送亲友部属,以示炫耀。一天晚上,忽降大雨。翌日清晨,张之洞习惯性地踱到庭院赏缸,但见缸口四周的篆字已被大雨冲得只字不留,原来此“古缸”竟是用牛皮纸做的,再用蜡涂上黑而光亮如釉的颜色,然后镌上铭文。

还有一次,张之洞在京以高价收购一古鼎,斑驳璀璨,价值连城,自己十分得意。回武昌后大摆筵席,请僚属共同观赏。先置鼎于案,插梅花一枝于鼎中,注水少许以润花。不意酒过三巡后,鼎下竟有水徐徐渗出,满堂惊愕,大为扫兴。经仔细检查,才知道鼎非古铜,而是纸板仿制的,又被古董商骗了一把。

由此可见,古人的造假技术之高超。

所以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到:“与京师人作缘,斤斤自守,不入陷阱已幸矣。稍见便宜,必藏机械,神奸巨蠹,百怪千奇,岂有便宜到我辈”。

上一篇

1776年的大清与英美的差距

下一篇

她是如何击毙匪首座山雕的三姨太“花蝴蝶”的?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